老夫人已经转头,揉了揉杜大宝的肩膀。
“好孩子,与祖奶奶说说,你们以前过得怎么样?”
杜大宝眨巴眨巴眼睛。
“从我记事起,就一直被奶……”
“咳咳!”许苗苗咳了两声,给杜大宝一个提醒。
杜大宝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娘亲的奶奶。若是得知他奶这么欺负奶奶,只怕她就不会同意娘亲和爹爹在一起了。
不行不行,娘亲和爹爹必须在一起。
他不想做没有爹爹的孩子。
“就被带着逃荒了,从满谷村一路到京城,走了小半年呢,这一路上,走得可艰难了。”
杜大宝绘声绘色地将他们一路上遇到的情况与老太太说了一遍。
中间聪明地省去了被杜张氏和杜平欺负的过程。
饶是如此,老夫人的眼泪从最开始就没停过,拉着许苗苗的手也没放开过。
杜大宝这一说,就说到了天色渐暗,该是用晚膳的时间了。
吴应霆同样也没用吩咐,就让人将晚膳送上来了。
菜色都是许苗苗之前教给后厨,给魏王准备的那些。
连魏王都能捕获的菜式,老夫人自然也是赞不绝口。
只是她吃一口菜,就抹一下眼泪,哭得眼睛红肿,许苗苗看得,有点心疼。
心底的触动越来越大。
一起吃了顿晚饭,许苗苗才将老夫人送出去。
临上马车,老夫人还拉着许苗苗的手交代:“丫头,你别急,明天奶奶就过来接你。”
她得回去交代一下,谁也不许欺负她的丫头。
这些年,她心灰意冷不管事,但府上是怎么乌烟瘴气的,她自己心里明镜着呢。
不想管,是因为心里又怨恨。
那是她第一个孙女,期待了整整十个月,好不容易降生了,就因为脸上有一块胎记,他们说不要就不要了。
也不能说是不要了,其实当初将这孩子送走,她也是同意了地。
只是没想到,这一送走,竟然就是永别。
说是怨恨,其实她也怨自己。
第177章 侯府往事
静安侯府,又不是护不住一个脸上带着胎记的孩子,何必非要将她送走呢。
当初,也不知道她是头脑发了什么昏。
竟然听儿媳妇说了两句,就觉得这孩子在京城真的活不下去了。
那时候,儿媳妇生下这孩子之后,就整天整夜的苦,就因为这孩子脸上带着胎记。
而有胎记的姑娘,京城不是没出过,却没有哪个胎记是长在脸上的。
脸上生了胎记,就意味着,这姑娘以后要嫁不出去了。
在侯府这种地方,姑娘嫁不出去,就没用了。
但儿媳妇当初与她说的,是希望能让孩子在乡下庄子里长大,远离京城的纷纷扰扰,侯府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姑娘。
以后就在庄子上,给她置办些产业,再给她招个上门女婿。
没了侯府嫡女的风光,却也不至于苦一辈子。
在乡下虽然不可能像在京城一样锦衣玉食,受人尊崇。但也没有那么多人将注意力放在她得脸上。
她总归是能平平安安长大的。
于是,她亲自安排了奶娘,丫鬟跟着去伺候。
却没想到,两年后,孩子才刚刚两岁,庄子上竟然传来了这个孩子的死讯。
那时候,她才刚刚派人去给孩子送了一批生辰礼物。
静安侯府此时都已经闹开花了。
老夫人还在潇湘馆时,就让人回来传话了,说是找到了他们府上的大小姐。
当即侯夫人一双腿就软了,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
“找到谁了?”她瞪着眼睛看着来传话的嬷嬷。
张嬷嬷是老夫人身边的人,跟着老夫人几十年了,在府上,就连侯爷都要叫一声姑姑的。
“大小姐。”张嬷嬷垂着头。
即便是受着老夫人的庇护,她在府上颇受尊敬。但她还是时刻谨记着自己身为下人应该遵守的规矩,从来不曾与主子红眼。
但此刻,对上这位夫人,她的语气却很难如同往常一般温和了。
她跟着老夫人这么多年,最了解老夫人心里的苦。
当年那孩子没了之后,老夫人愧疚的夜夜难眠,这病足足吃了一年的药,才稍微好些。
当时老夫人就自责,她觉得,若是把孩子放在身边。即便是孩子生了急病,府上的府医总比在乡下找大夫来的快些,或许那孩子就能活了。
她愧疚自责,觉得不应该因为一点胎记,就将孩子送到乡下去。
自那以后,这府上的事情,老夫人就不怎么管了,通通交给夫人管。
可现下,再见到哪孩子,她远远看了一眼,就断定了,那孩子定然是夫人的亲闺女。
那张脸,和夫人年轻的时候,长得一模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