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心底对杜大宝隐隐的担忧,也彻底消散了。
她给那孩子留了满满一缸灵泉水,只要他没有偷偷跑出来,这瘟疫就找不上他。
其他人都在操心着汤药的事情,唯有杜衡,他的目光悄然落在了许苗苗身上。
或许,他知道什么药才是最有效的了。
今天早晨,在周圻良等人的提醒之下,他才终于意识到,整个城池之中,或许只有他和许苗苗是与众不同的。
所有人都被病痛缠身,只有他们,在瘟疫横行的城池之中,他二人比瘟疫还要霸道。
他原本还以为是自己的体质原因,被提醒过之后,他才惊觉,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说,他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身边有许苗苗。
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许苗苗的身上。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他还专门拜托了在安置区之外的官兵帮忙到他们的住处去看了看。
果然,满城风雨之时,杜大宝安然无恙,就连老赵头和李二丫也还在风雨飘摇之中,屹立不倒。
而他们这些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有一个许苗苗在他们身边。
这次被发现都有用的药也是,那药在别人手里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效果。唯有到了许苗苗手里,就有了奇效。
意识到这一点,杜衡抿了抿唇。
此事必须保密,绝对不能让旁人知晓。
不然,于许苗苗而言,恐怕是灭顶之灾。
又静等了一个时辰,最终选出了一服效果最好的药。
同样都是有着灵泉水的加持,这药的药效能更好,那自然说明这服药更能对症。
灵泉水的悄然供应之下,瘟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了。
周圻良一脸的胡茬,却不影响他精气神极好。
安置区被撤离的时候,他甚至不顾形象地在街头一跳三尺高,抱着身边的齐太医,泪流满面。
“瘟疫结束了!”“我们还活着!”
“太好了,我们没死!我们都没死!”
声声欢呼,环绕在整个城池之中,将原本笼罩在城池上空的乌云彻底冲散。
城中欢畅的声音,惊动了城外的赈灾队伍。
还以为是城中发生了暴乱,一个个都拔出了兵器,警惕地盯着城门。
待听到里边的欢呼声时,他们才错愕的彼此对视。
发出了不敢置信的疑问:“城里是说,瘟疫结束了?”
“他们真的治好了瘟疫?”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瘟疫啊!”
是啊!那可是瘟疫啊!
从古至今,瘟疫十有八九是要屠城的。
尽管城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药材,他们都竭尽全力地帮忙寻找了。
但不只是他们,就连皇上,恐怕都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盼着尽人事听天命。
却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把瘟疫给治好了。
“没错,是在欢呼!”
城外的钦差眼泪都掉下来了,“真的治好了?”
不怪他激动,滨城距离京城,只有百里之遥。
若是这场瘟疫将滨城变成了死城,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民生上,甚至在政治上,都会对京城产生不小的影响。
这可是一座城池,里头有上万百姓。
不是小村子,小寨子。
如今这瘟疫能治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场瘟疫,是有史以来上万最小的一场瘟疫。
周圻良和钦差同时向皇上上奏。
治疗瘟疫的方子,那可是要收录在官药库之中,以备后世使用的。
为此,皇上特地召见了已经告老还乡的齐太医入京。
齐本侯得到了杜衡的暗示,在得到消息之前,特地去寻了杜衡和许苗苗。
得知齐本侯要随着赈灾的队伍一起回京,受到了邀请的杜衡和许苗苗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和钦差的队伍一起回京,好处可是大大的。
最起码,这一路上吃住都不用自己操心,也没遇到过豺狼虎豹,更没有山贼劫匪,顺畅得很,速度也比他们靠两条腿走路要快了很多。
急于像皇上禀报滨城的情况,队伍是能赶路就赶路。
两天时间都没到,他们就抵达京城了。
齐本侯虽然告老还乡了,但他还有儿子在太医院当值,还有侄子在京城开医馆。
直接就将杜衡和许苗苗带回了自己家,亲自给安排了客房。
见许苗苗去收拾东西了,齐本侯来拉着杜衡询问:“王爷,下官要入宫觐见陛下,您可要与下官一同入宫?”
第146章 他就喜欢这种呢
杜衡连想都没想,直接一口回绝。
“不必,齐太医入宫之后,也不必提起本王。”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可以提提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