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也说自己去转转。
许苗苗没说要跟着,看着他走了,这才转身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了。
正巧,她也有些见不得杜衡的事情要去做。
清田州许是城池比较大的缘故,现在也有些荒凉了,但到底还有些大城的繁荣。
街上没有小商小贩了,但街边的铺子大多都开着呢。
这一路上,她从李德和徐锦堂的手上弄到了些银两,还有在蔚县时候,搜刮到的那些东西,现下正好可以出手了。
她先是进了一家当铺,将包袱往桌子上一拍,“死当!”
她东西虽然多,但到底其实也不值太多钱。
不过是在官邸里搜刮出来的东西,人家手指缝里露出来点,就比普通百姓半辈子在土里刨出来的多了。
满满一包袱,十六七件各种摆件文物,最后换了四百二十六两白银。
这还是许苗苗跟人家你来我往讲了半天,人家掌柜才勉强给的价钱。
手上还有之前从徐锦堂手里搜刮来的,早前抢了李德的,算起来也有五百两白银。
许苗苗全都给换成了粮食。
换银子还容易些,但换粮食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是灾荒的年头,百姓都逃难去了,也没多少人种地,地里没多少收成,粮食的价格自然就会比往年涨一些。
第120章 送礼
再就是趁机抬价了。
一些无良奸商,趁机发国难财,将粮食的价钱抬高。
甚至已经初现有些粮铺一天三涨的情况。
原本十文钱能买一斗精米,现在却连一斗粗米都买不到了。
就连原本给牲口吃的米糠都涨价了。
许苗苗将银子大半都换成了粮食,余下的又添了些可能用到的物件,还给自己和杜衡添了两把兵器,给杜大宝买了把匕首。
总归她出来转了一圈,口袋里的钱基本就花干净了。
从粮食铺子出去,许苗苗正好瞧见有人也在买粮食。
那人要的量,可比她要得多太多了。
来的并不是他们家的主子,而是管家。
管家将两千两银子直接拍在柜台上,就让掌柜给他装粮食。
许苗苗见状也没多想,只看了一眼那不像好人的奸商,就出了这铺子。
她回去的时候,杜衡也忙活玩了,不过看他的表情,大概他想做的事情,并没有能够完成。
许苗苗心下毫无波澜,上前将一把并不精致的长剑递给他,“诺,恰巧碰上了,就给你也选了一把。”
杜衡愣了一下,低头看向送到自己面前的长剑。
说实在的,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平平无奇!
当真是平平无奇,从这把剑上看不出丝毫出彩的地方,剑柄处甚至都有些生锈了。
只能从形状上勉强看出来这是一把剑。
是的,只能从形状上来看。
杜衡二十三年的生命里,见过的每一把剑,都要比这把生锈的长剑要好得多。
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在那件事之前,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对一把生锈的剑,生出波澜来。
不!
他的目光落在抓着剑柄的那只纤瘦却充满力量的手上。
让他动容的,似乎并不是这把剑,而是给他这把剑的主人。
许苗苗见杜衡许久没有动静,还当他是不满意这把剑。
她也觉得这剑属实是不太像样,但整个清田州的铁匠铺子,还开门洞额她都去转悠了。
八成都不开炉了,仅有的那两家开炉的,也只能打造一些简单的农具,做不了刀剑这种精细的东西。
这把剑和她留给自己的刀,以及给杜大宝选中的匕首,都是听了铁匠的指印,到典当行去买来的。
典当行也不知是典当生意,也还卖东西。
一些死当的物件,就像许苗苗拿过去典当的那些东西,就归人家典当行所有了。
典当行也不能把那些东西砸在手里,自然也是能出手的。
许苗苗走了两家典当行,如愿找到了三把兵器。
其实也只有给杜大宝准备的匕首像样一点,她选中的那把刀上甚至还有缺口呢。
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之前从李德手上抢下来的那把砍刀已经全是豁口,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一把锯子呢。
接下来的路上也不一定就太平了,她手上还是得有一把趁手的兵器。
不过很显然,她能将就,杜衡好像是个不能将就的。
她只能低声劝道:“你先将就一下,现在条件有限,以后有机会,我送你一把好的。”
杜衡瞳孔微张,睫毛轻颤了一下,眨了下眼睛,回过神来,“我不是那个意思。”
但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又有点说不明白。
总归不是嫌弃这把剑不好。
可这把剑好吗?确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