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城门时,忽然见许多人围着一张告示看的起劲,读告示的人大声一遍一遍重复着上面的内容,竟是官府在寻找能听懂西域话的能人异士。告示中特意强调,这一伙西域人是从海上远道而来,与普通西域人的语言不一样,朝廷里的士大夫们竟然没一个能听懂。
秦明月不禁嗤笑,这个年代,百姓连识字的都没几个,能听懂西域人讲话?
嗯?等等,西域人?海上来的?应该就是凭西说的那个西域商队吧?据说他们的长相与西域人很像,但是金发蓝眼,这金发蓝眼,在这个时代,只有欧洲人吧?
之前事务缠身,虽听闻不少传言却没细细想过,秦明月皱起眉头,欧洲的话……她倒是会英语,还作为第二外语学过法语,因为室友有人学德语、意大利语,她也跟着学过一点点,后来跟室友一起去欧洲旅游,还专门去过这几个国家,可以进行最简单的对话。
在这个时代,这四个国家在西方应该很发达?就是不知古时候的语言跟现代是否一致,不过既然这只是一本书里的内容,一切以作者的意志为主,所以西方人说的也不一定是古代语言。
这概率,有点大呀。
想着,那人正读到“必有重赏”几个字。
重赏,秦明月动心了,方家那边有何账房在,镖局有梁宇兄弟在,她也该试着放手看看她布的这个局能不能自行运转,不如在海州再多留几日。
说不定还能打听到柳氏的具体去处。秦明月很快又把这个不该有的念头挤出脑海。
带着应九挤进人群,秦明月道:“或许,我可以一试。”
“你当真行?”那官差怀疑地看着秦明月,那态度不像是对待能人异士,反而像是再说穿的这么好也来讨饭?
之前在外围看不见,现在她才发现,官差周围已经站了一排衣衫褴褛的人了,她再看一遍那告示,原来无论能不能听懂,官府都给两个肉包子作为奖励,难怪这么多人来。
“我问你们,哈楼是什么楼?”
十几个人面面相觑说不出个所以然,围观的百姓不断起哄,喊他们赶紧下去。
“许是西域的某个楼吧?”有人道。
“爱老虎油是什么油?”
“老虎油?”这句却是围观百姓和‘能人异士们’一起重复的。
“这西域人当真有两下子,猪油不吃,吃老虎油?”
“哈利路,是什么路。”
没人说话了,这谁知道,路多了,保不齐哪个州就有一条哈利路。
……
官差说了五六句,底下接话的人越接越离谱。
秦明月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得开口,“哈楼不是楼,是他们在向你问好;爱老虎油也不是油,是在表达爱意,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都可以这么说;哈利路也不是路,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们说的是哈利路亚,是他们宗教的一句话,类似于……阿弥陀佛。”
关于哈利路亚这句,秦明月知道的确实比较少。
短短几句,已经让差役双眼放光,围观之人也不时发出赞叹,说的这么头头是道,肯定不是假的!
“这位公子请随我来。”差役前倨后恭,反差巨大。
秦明月今日扮做了男子,这样出门在外方便很多,尤其此行只有她和应九。
若是上个浓妆,穿着合身的衣裳,自然是怎么乔装打扮都不行,可真正的古代百姓无论男女都极少上妆,大多数整日劳作,又营养不良,多是黑黑瘦瘦的,加上衣裳极少裁剪得十分合身,就如同蚁群里的工蚁,是男是女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也很难辨认。
秦明月今天就是差不多这样的打扮,没有上妆,没有香囊,只有一套半新不旧明显大了一圈的衣裳,虽不是粗布的,穿在身上却也是鼓鼓囊囊,加上秦氏常年练武身上自带的英气,根本看不出男女。
秦明月一路跟着差役,倒是去了个熟悉的地方——刺史府。
递了名帖后,出来接应的人直接带着秦明月过了外府,进了内廷,此时郭刺史正在一水上凉亭与人对弈。
“过来吧。”郭刺史道。
廊桥蜿蜒,秦明月离远时看不清人脸,被带到近前,才发现这满亭子竟然都是熟人。
与郭刺史对弈的正是刘焱明,郭刺史身后站着凭西,刘焱明身后有柳氏,四人有说有笑,正谈论着眼前的棋局。别的婢女小厮都站在廊桥之外,远远地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