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太后您在皇帝登基之初,为避锋芒来宝相寺出家四年,皇上不容您与凌王,更也不容丞相与林氏一族。”
太后冷眼看着孟泽侃侃而谈,等着他将所有话说完之后,她不由嗤笑出声。
“那些皇子被杀,是他们造反,凌儿远离京城,是因他志在游山玩水,至于皇上为何不容丞相?你回去替哀家问问,他这些年在私底下所做的那些事,触犯种种律法,都够他凌迟几回了。”
太后揉着额角,语气中充斥着无可奈何。
“哀家替丞相打了多少掩护,按下多少肮脏事?他心里清楚,如今他为了彻底掩盖这些事,拖着凌王和哀家谋反?真是可笑。”
孟泽却口若悬河般的继续进言。
“太后,丞相处境如烈火烹油已别无选择,您出身林氏,一生为林氏荣光为己任,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年世家大族倾覆,断送在你自己儿子手中吧。”
此话一出,太后心里顿时翻江倒海,孟泽的话戳中她心底软肋。
是啊,她这一生都为了林氏荣光而活,不然当年也不会舍弃挚爱嫁给先帝,可她已付出一生,却被家族视为理所应当,胃口越来越大,从不感到满足。
“如今林氏走到这般境地,非哀家之错。”
太后闭目,心一狠道。
孟泽似乎并不气馁,反而胸有成竹的说,“太后会有一天能体会到丞相的良苦用心,臣只是奉丞相之命,告知太后而已。”
丞相已经部署完毕,迈出第一步,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太后何等聪明,很快便想明白,她惊地瞪大眼眸,“你们把钰儿视为弃子?”
钰儿,可是她最疼爱的侄子,将是未来林氏第三代的顶梁,哥哥怎么能舍弃他!
孟泽却笑了笑,风轻云淡的开口,“太后此话差矣,事成三公子将能名正言顺凌驾于平庸的大公子之上,事不成他也为林氏尽忠了。”
太后看出孟泽奸诈小人的嘴脸,颤颤巍巍地指着他鼻子,怒而骂道:“都是你们尔等小人,在丞相身边胡言乱语!才会有今日情景!”
“太后莫急。”
孟泽脸上划过阴郁之色,转瞬间恢复了平静,镇定自若的劝道:“或许太后不明白臣今日的用心,假以时日,说不准太后会感念臣呢。”
“奸诈小人,滚出去!”
太后气得直喘粗气,张嬷嬷见状赶紧来到太后身边,帮她拍背顺气,眼神里充满担忧。
她与太后主仆几十年陪伴,看到了不知多少次太后为林氏的付出,结果到头来,仍然是有心无力。
“太后若想救三公子,还是先听臣一言吧。”
太后斜眼睨着他,怒极反笑,“你能有什么主意?”
孟泽上前压低声音,在太后耳边徐徐说出,“皇后出宫,现下正是天赐良机……”
**作者寄语:**
第83章 丞相的野心填不满
=====================================
到了晌午,用斋饭的时候。
苏浅歇了歇,也有了精神,听到太后差宫人来唤,便出厢房到偏院陪着太后进斋饭。
虽是一桌子的素菜,但都摆盘精致,一看便是用了心思的。
太后亲手舀了一碗鲜菇汤,递到苏浅手边,淡淡的说,“尝尝这汤极为鲜美,也就宝相寺才有,宫里都吃不到。”
苏浅心里诧异今日太后为何对她多有包容,但表面不动声色的双手捧来,乖巧一笑,“谢母后。”
她品尝了一口,果真是鲜美极了,入口满是野生山菌的味道。
苏浅夸赞道:“果真美味,难得一尝。”
太后斜眸看了他一眼,恢复之前高傲的姿态,“食不言寝不语。”
苏浅:……
那刚刚主动和她先说话的人是谁。
午膳毕。
按着计划差不多应该到回宫的时辰了,若是再耽搁,回去天便就黑了,主持率僧人在院中候着,等着相送,禁军上下也都打点好了准备回宫。
而此时,太后却突然道:“宝相寺上的灵山,哀家许久未去了,之前在寺中久居之时哀家常登山望景,倒颇有些怀念呢。”
苏浅眉心一跳,太后这是想干啥?
她只得顺势附和,“哦?看来灵山风景甚美,可现下已是隆冬时节,万物景色凋零,臣妾未免遗憾不能目睹一番。”
“无妨。”太后脸上带着笑意,可眼角溢出了星星点点的算计,“这灵山并非山清水秀才是美景,日出时漫天云海裹着金光,才是世间难得一见。”
“既然难得出宫一趟,也是顺道,皇后便陪哀家上趟灵山走走如何?”
太后为何非要去灵山,不按着原有计划行事,苏浅虽不清楚其中缘由,但总觉得不会是观日出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