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墨得意地炫了一圈,转天就张罗着要买车:“买那种面包车,宽敞,能装东西。”
姜冬月:“行,这次咱们先打听打听,看得差不多了再找成功。”
俗话说“夫妻同心,黄土变金”,唐墨和姜冬月想法一致,做事有商有量,没多久便挑中了合适的车型,然后翻日历选了一个宜纳财、接福的吉日,慢吞吞从青银县汽车城开回来一辆七座面包车。
车身是流行的银灰色,整体看起来非常敦实,前后四车门加一个后备箱门,每个上面都用胶带贴着小红花。
驾驶位看起来普通,实则装备了安全气囊,所以比同款贵出了四千多块。
“哇~咱家的汽车真好看!”唐笑安兴奋地来回转,一会儿拉开车门进去,一会儿从后备箱出来,又央唐墨举着看了看车顶。
这年月买车仍是件稀罕事,很快就有乡亲三三两两围过来,好奇地问这问那。
“xx牌的,结实。汽车城进门那家店买的。当然贵啊,五万块钱呐,开始要五万五,成功帮忙找了熟人……”
提起价钱唐墨就心抽抽,这车太贵了,结账时他眉头差点拧成疙瘩。但是一分钱一分货,冬月又不肯要没气囊的,到底忍痛买了,刚开车上路那会儿,他摸方向盘都轻轻的不敢用力。
然而开着开着,那股有车的喜悦就占了上风,此时被众人羡慕的目光包围,唐墨忍不住翘起尾巴,几乎问什么答什么,还派唐笑安买了瓜子招待。
等到傍晚天色转暗,乡亲们都走了,他依旧恋恋不舍地在左摸摸右瞧瞧,眼神热乎得要命。
姜冬月看不下去,喊他搬桌子进屋:“快吃饭吧,车放在院子里又跑不了,瞧你那腻歪劲儿。”
活像个刚娶了媳妇的光棍汉,都不知道咋亲香了,啧啧啧。
唐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贪新鲜嘛,嘿嘿。”
……
买车之前,夫妻俩计划着能接送孩子、偶尔拉货就可以了,不曾想应了姜冬月那句“钱花在哪儿都值”,有车后全家明显感觉到了便利,非但出门不怕刮风下雨,连柿子沟这种“远门”也跟着变近了。
其他地方譬如洪金市动物园、小公园,青银县的商品街、菜市场、屠宰场等,更是说走就走,不用再提前一两天安排时间。
对于这种变化,唐笑笑假期太少看不出什么,唐笑安那是又骄傲又得意,状物作文已经从《我家的拖拉机》换成了《我家的面包车》,洋洋洒洒能写四五百字,最后升华一下主题——
“这辆面包车没有漂亮的外表,也没有豪华的装饰,但是它可以载着我们全家人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用小小车轮丈量大千世界。
我非常喜欢我家的面包车。”
如果题目要求写人,他就写《我的爸爸》,然后在结尾展望光辉未来,“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当司机,载着全家人走过春夏秋冬,看遍四季风景。”
唐笑笑:很好,她弟弟深刻领悟了什么是情景交融和寄情于物,作文成绩稳了!
唐墨悄悄发牢骚:“喊爹多好听,写什么爸爸,八八|九九的一点儿不气派。”
“能上榜就不错了,少挑三拣四,我还想看笑安写《我的妈妈》呢。”姜冬月酸他两句,把车座套翻过来缝线,顺口提起招工的事,“这一季眼看过去了,你再不积极点儿揽人,可就晚了啊。
前些年板厂少,乡下人又没啥挣钱的门路,为了有活儿干,都紧巴着老板,甚至年初一初二就找到家里要求用他们。偶尔碰到脸厚心黑的老板故意扣钱或者少记工,也都默默忍了,很少跳槽。
若实在干不下去要换板厂,通常会选年后或夏秋农忙时开口,毕竟过年过会、买肥料农药等都需要钱,面子上好催老板结账。
近年板厂越来越多,工人的地位便渐渐水涨船高,从日工到砂光工都涨了价,跳槽也更加频繁。有的老板为了留人,过年时还会给熟手们发糕饼、瓜子糖之类的年货。
唐墨心眼实惠,在村里名声很好,向来不愁招人,不过,“拉锯的机器有新有旧,现在都嫌旧的难用,费劲不出工,咱们要想招人,还得整个新机器。”
姜冬月:“多少钱?能以旧换新吗?”
唐墨比两根手指:“把旧的搭进去卖了,还得另掏六千,够买一台拖拉机使不清了。”
“那真是挺贵……”姜冬月皱起眉头,把缝好的车座套扔到坐柜上,取出缝纫机抽屉里的小本本开始算账,“今年板厂有仨人起钉,起一车木头按十天算吧,一边拉锯一边摆方,卖一车木方差不多十五天……招个拉锯的干活,十天就能卖一车木方,刨掉本钱还剩……老黑你看,还是招人好,你就买新机器吧,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