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笑&唐笑安:“……”
俩孩子看看亲爹的大脚板,再看看可怜的小刺猬,毫不犹豫将后者挪到了院子里。
唐墨悄悄松了口气。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种密匝匝的碎东西,猛一看头皮发麻,看习惯了也觉得浑身不得劲儿。
可惜现在当了爹,不能为着自己把刺猬撵出去叫孩子难过,唉。
唐墨揣着点儿秘密睡下,转天差十分钟五点起床,推开堂屋门就见井台旁边的竹筐不知道咋回事儿翻了,砖头还在,刺猬却没了踪影。
嘿,这刺猬还挺机灵啊……唐墨心头一喜,脚步轻快地舀水坐锅去了。
* * *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天气。本台从中央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影响,洪金市二号至三号夜间有中到大雨,风力四到五级……”
大队旧收音机的女声通过喇叭传出来,滋啦滋啦地响彻整个石桥村。
姜冬月站在巷子口仔细辨认,好一会儿才听清内容,暗想攒够钱了必须买台电视机,彩色黑白无所谓,至少能听个天气预报。
正要回家继续剥棒子,马秀兰牵着唐耀阳从村东走过来,大老远就喊她后天去西康村给外甥过十二天。
姜冬月皱起眉头:“这么早?”
“过十二天”是本地特有的习俗,即新生儿出生满十二天后遍邀亲戚庆贺,送礼钱的同时还要送些衣裳鞋袜之类的礼物。
但女人生孩子如同过鬼门关,孩子满月前根本没有精力下床招待客人,是以姜冬月这么多年没见过任何一家卡着十二天请亲戚,都是满月后再过十二天。
有些讲究人家怕孩子养不活,甚至会等孩子满十二岁了才庆贺。当然,名义上还叫“过十二天”。
“哎呀,小霞婆婆找大仙算了日子,二十九正正好。反正你早点儿准备,叫老黑脱一天工也过去。”
“行吧,不下雨就去。”
第89章 十二天
摸着良心说, 姜冬月真不想去给唐霞孩子过十二天。
这年月乡下谁家扯了电话线就挺风光,几乎没人用手机,所以但凡红白喜事都提前打招呼, 生怕叫不来人。
像马秀兰这样临时通知,简直是三九天喝醋,故意寒碜人。不去肯定落人口舌,去吧又心里不舒服。
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摊上这种婆婆……姜冬月转身回家剥棒子,晚上特意在天地台烧了根细香,祈祷二十九下雨。
可惜天气预报没出错,二十八淅淅沥沥下了场小雨, 二十九天就放晴了,湛蓝得没有一丝云。
“去就去呗,正好笑笑放假, 咱们带上儿子闺女一块儿吃席, 多划算啊。”唐墨一边和稀泥一边数零钱, “小孩十块礼金就够了, 到他们村口再扯块细棉布?”
姜冬月想了想,说道:“买箱方便面吧, 半晌饿了能当零嘴吃。”
“行, 方便面看着时兴。”
夫妻俩商量一致,又互相瞅了瞅头发和衣裳, 便各自骑着自行车朝西康村出发。
唐笑笑坐在姜冬月的车后座上,斜挎着碎花布拼接的圆形小钱包,没走几分钟就催姜冬月骑快点儿。
“妈你看,爹带着弟弟骑过桥头了, 超我们那——么——远。”
姜冬月:“……”
自从唐笑安学会走路,唐墨就打了个小巧的木座椅, 可以卡在二八大杠的横梁上。再绑一块棉垫子,坐起来又舒服又结实。
这会儿唐笑安就在自己的“豪华专座”上东扭西看,一会儿拍拍铃铛,一会儿敲敲车把,高兴得咯咯直笑。
他还特意冲后面伸手,嘴里喊着“追不上!追不上我!”,仿佛是在开赛车兜风。
“没事儿,你爹到前面路口就停下等我们了。”姜冬月随口安抚闺女,同时悄悄加速。
然而唐墨今天好容易有空带儿子出门,一颗心飞得比喜鹊还高,早把姜冬月的叮嘱忘到脑后,直到车链子掉了才被迫停下。
姜冬月气喘吁吁追上来:“唐、老、黑!你是赶着抢金子吗?在后面喊你都听不见。”
“呃……”唐墨挠挠头,“我在前面带个路嘛。”
等车链子重新挂上,他把唐笑笑抱到自己的车后座,“你车轱辘小骑得慢,我带俩孩子吧。”
又骑了十几分钟,西康村的牌楼出现在眼前,柱子两旁蹲着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唐墨放慢速度,带着一家四口穿街过巷,先找到小卖铺购了箱方便面,然后才拐弯去唐霞家。
可以明显看出,西康村比石桥村富裕许多,三条主街全铺了水泥,较为宽敞的巷子也垫了碎石子儿,偶尔还有人开着小汽车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