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秋见她们几人聊得起兴,自己也插不上什么嘴,于是坐在那默默地喝着茶,偶尔回应两句。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班人当中就数那姓姚的话最多,然而五人又以那身着淡黄衣裙的杨氏为马首是瞻。
只要这杨氏认同的话,几人就说得特别起劲,但只要这杨氏蹙起眉头,几个就会有所收敛。
而那黄氏说话最为刻薄,那钱氏一直没不怎么开口说话,但这班女人无论说什么,她都会点点头作认同状。
而那冯氏则一直情绪不高,垂着眼脸,但当自己说到娘家是兰阳县的,这冯氏听后侧满脸诧异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许卫秋觉得她有几分面熟,但一时半会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说到后来,这姚氏加了一句:“本来姐妹们天天都该来给夫人请安的,但昨儿个想着夫人与世子爷新婚燕尔,我们几个不方便打扰,这才推到了今日,望夫人不要见怪。”
许卫秋一听这班人以后要天天来,连忙表示:“姐姐们不必麻烦,我这儿也不太方便,日后这每日请安就免了吧。”
一听这话,五位姨娘不由得面面相觑。
黄氏立马说道:“这要是传到王妃和世子爷耳中,怕是会怪罪……”
许卫秋赶紧说道:“没事,要真是怪罪下来,这责任我来担就是了。”开什么玩笑,天天都得应付这么一群女人,自己不得疯了才怪。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杨氏开口了:“既然夫人如此吩咐,我们听命便是。”
她一发话,其他女人纷纷点头。
见状,许卫秋大松一口气。
没多久,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出了东院……
走了没两步,姚氏回头看了看,忍不住开始为杨氏叫屈:“这世子夫人的位置,论才情、论相貌、论出身,怎么也该是杨姐姐你来坐才是。”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只有冯氏一直不作声,待人群散去各回各院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冲着身旁的丫环问道:“彩云,这世子夫人真的是我们兰阳县的?”。
她的陪嫁丫头彩云点点头:“听说是的。”
“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
见她责怪自己,彩云连忙解释道:“我看小姐这几日心情不好就没敢跟您说。”
冯氏点点头,再次陷入了沉思。
----------------------
送走几个姨娘后,许卫秋百无聊赖地靠在窗台,盯着外头树头上的一只小鸟发呆。
这王府地方大是大,但冷冷清清的。
她有几分后悔,早知道就把山妞带过来,至少身边有个人说说话也不至于这么无聊。
就这样她在东院闷了两天,第三天一大早,几个婢女进来伺候的时候,海棠看到了她的脸,随即一脸惊喜地高声呼道:“夫人,你脸上……你脸上的麻子全不见了。”
许卫秋摸摸脸,触感很光滑,拿铜镜一照,脸上的过敏反应果然都消失了。
海棠打量着铜镜里的她,不解地说道:“夫人明明长得这么好看,怎么偏生就在新婚当天长了满脸的麻子呢?”
许卫秋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水土不服吧。”
第六十五章 平世堂
她说得轻飘飘的,海棠却为她叫屈:“洞房花烛之夜世子爷要是见到的是这张脸,断然不会……”说到这,她就打住了,没敢再往下说下去。
许卫秋明白她的意思,心里却自嘲道,要真让他看见这张脸自己现在就没那么好过了,哪里还能这么悠闲自在地跟你在这儿说话。
当年在古凰山上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依旧历历在目,对那男人的冷酷以及残忍她依旧心有余悸。
海棠离开后,许卫秋望着镜子里恢复如初的脸心情大好,顶着之前那张脸上街的确有几分吓人。
没多久,她换上了一套没那么打眼的衣裳,趁东院的几个婢女不留意,自己一个人偷偷地从先前那道后门溜出了王府。
在各个街区逛了逛,许卫秋不由得感叹,这西都就是西都,繁荣程度不是小小一个兰阳城可以比拟的。
她看到了热闹的人群,同时也看到了满满的商机,奈何手上没有可以动用的资金,不然自己就可以在此地大展拳脚了。
她很是惋惜地想着。
不行,她得想办法搞点钱。
想到这,她就开始有目的性地窜街走巷,心中想着怎么才可以搞到一笔启动资金。
她看到了街道两旁有不少的当铺,当即想到晟王府自己居住的东院好象有不少古玩摆件。
王府的东西肯定值不少钱,自己若从中挑一两件肯定能当来一笔不少的钱财,不过这也只是她的癔想一下而已,这种缺德的事她许卫秋还真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