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主母+番外(71)

案台上正燃着香料,香气弥漫着,秦太妃脸色凝重地看着香炉上方的白色烟雾,心里五味杂陈。

彦儿早已过了适婚期,自己迟迟不给他主婚就是为免这位中宫从中挑刺。

现在皇后将择妃的权利交出来,想必就是想试探一下自己,倘若自己给彦儿指一个家世显赫的配偶,定会引起皇帝的忌惮与猜疑,好给了她一个挑拨离间的机会。

这位中宫心机极重,在这后宫一直有自己这位老人压着,已是按捺不住,三番四次想将自己置于死地。

上一回她想谋害自己,自己却趁机把她娘家的亲信给拉下马,这女人估计已恨自己恨得牙痒痒。

现如今,每行一步都得小心谨慎。

当今圣上疑心重,自己若行错一步,恐怕……?

二十年前的那桩桩件件她如今想起依旧心有余悸,那种无力感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她是当朝太妃,出身名门、家世显赫,未入宫前已是远近闻名才女。

顶着天下第一才女的名头嫁入宫中,得到了先帝恩庞的同时也深得当时太皇太后的喜爱。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无论她多得圣庞,终究没能为先帝诞下一儿半女。

太皇太后心疼她,先后因病过世后,就把正宫所出的两位皇子交给她扶养。

当今圣上就是当其时的太子,当年的太子可谓心狠手辣,为了争储位,用尽所有手段几乎诛杀了所有手足。

虽然他手段了得,做得出神入化,但接二连三丧子的先帝渐渐也察觉到了端倪,他不想把江山交给如此毒辣的儿手上,就动了易储之心。

这一切,身为皇贵妃同时又是太子养母的她全都看在眼里,她知道太子在先帝身旁早已安插了耳目,同时又提防着同胞弟弟晟亲王,一旦先帝起了换储的念头,即使是同胞手足也免不了一场残忍杀戮。

兄弟俩都是她亲手拉扯大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了保全两人,秦太妃思前想后,最终决定亲自出面劝当时的晟亲王放弃争储。

晟亲王本有与其兄一较高下的打算,奈何拧不过作为母妃的她,于是在他自己千秋寿辰当天,他骑上了快马,假装从马背上摔下。

当其时只想做做样子,装成瘸子一年半载。身体有残缺自然就没有了继承大统的权利,先帝打消了念头的同时,太子自然也放下了戒心。

然,谁也没想到马匹早已被太子动了手脚,亲王堕马后平日乖巧听话的坐骑疯了一般在在四周狂奔,晟亲王惨遭马蹄踩踏后伤了根本。自此以后,不但瘸了一只腿,连传宗接代的能力也受到了损伤。

晟亲王黯然退场,心里明知道动手脚的是太子,却也把当时给自己出主意的秦太妃给怨恨上了。

多年来,这也成了秦太妃心中的一道伤,想起那个在外的养子,她心中十分愧疚。

第五十四章 民间女子

如今圣上对晟亲王的感情也是十分矛盾,既有心补偿这位同胞弟弟,对晟王府赏赐不断,内心却依旧忌惮非常,时刻派暗士监视左右。

晟王府表面风光,实则处于如履薄冰的境地,一举一动皆牵扯甚大,世子的婚事尤为重中之重,须得慎重行事。

秦太妃在深宫中多年,深知一步错,满盘皆落索的道理,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到了用膳时分,一众宫女端着御膳进了瑞安宫。

摆好膳后众人移步退了出去,只留秦太妃的贴身宫女珍珠和两名侍膳宫人在旁侍候。

不同于其他宫殿餐餐丰盛非常的菜肴,呈至瑞安宫的都是各式清淡小菜。

珍珠小心翼翼地把一块豆腐盛至一个小碟中,端到秦太妃前,秦太妃品尝了一口,点头道:“今天这豆腐做得比昨儿可口。赏……”

底下的宫人听了此话,连忙上前拜谢。

珍珠又给她夹了点小菜,端上前时不由得说道:“连皇后娘娘都说太妃娘娘您气色大好,到底还是民间的大夫厉害。”

半年前,秦太妃到民间走了一趟,回来之后饮食习惯全都改了,以往是无肉不欢的人,硬是改了吃斋,饮食全以清淡为主。

据太妃所言她在民间遇着一大夫,大夫劝其改一改饮食习惯,这一改,身体果然大好。

说话间,珍珠夹起一块精致的糕点浅尝了一下,这一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怎么是甜口的?娘娘已经戒了甜食你们不知道吗?”

宫人听后大惊失色地上前请罪:“是奴才的疏忽了。”

“如此粗心大意,怎么留你在跟前侍候?”

珍珠正欲发难,秦太妃手一扬,说道:“算了,一点小事不必上岗上线,下回注意点方可。”

那位宫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出了一额薄汗也不敢去擦拭,恭恭敬敬地退到一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