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番外(36)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孔翎咀嚼着这句话,林兄说得有道理,难道怕被人学了去就敝帚自珍么?那只能说明本身就虚,成不了事。

他内心的担忧也放下了。

三人转向工作间开始忙碌,林隽向孔翎要了需要计算的数据,去后面找到英莲。

他将纸张递给英莲:“来,就是这些。”

英莲宝贝的接过去:“大哥,我算好了就给你。”

“好,后面大哥给你结工钱。”

英莲忙摆手:“钱就不要了,能帮到大哥就行。”

“那可不行,你也算是我们所里的员工了,劳动所得为什么不要,大家都有工钱,你可不能拒绝。”林隽狡黠道:“小姑娘手里没钱,以后怎么给父亲和大哥买礼物?”

“……那好吧。”英莲被他说服,有点不好意思的应下,计划着拿到工钱要给家人买东西。

林隽拍拍她的脑袋,“好好做,大哥以后要交给你的事多得很,没准时机成熟了我们还能一块儿做事呢。”

现在她只能独自在房间里工作,林隽相信这个处境会慢慢改变的。

上午在工作间忙碌,吃完午饭后他们又集体聚在林隽书房探讨文章。

不能荒废了学业。

林隽将在寿朋先生处收集到的文章拿出来分享,三人现在是命运共同体,以后科举做官都能同步才好。

孔翎李茂二人都看得如痴如醉,还能享受林父的小灶,只觉在这边学到的多,个个进步神速。

过了半月,纺车已经全部制造出来,林隽给工坊交付完尾款,走船运将纺车送到金陵,德福作为安装技术员跟船。

第19章 大卖

金陵,吴家。

小厮在书房寻到吴二,“爷,您订的纺车到码头了。”

天气暖和,正是瞌睡的好时候,吴二爷哈欠连天的歪在椅子上,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不困了,噌一下弹起来,“真的?走,去看看。”

当即点了几个家丁去码头。

赶到码头后一眼就看到皮肤黝黑的德福,他对这个跟在林秀才身边的黑小子印象深刻,迎上去寒暄两句:“德福小哥儿,辛苦了,路上还稳当吧?”

德福肃着脸点头,“吴二爷,货在船舱,先卸货送到地方安装完后您才好验货。”

吴二爷笑着说好,进到船舱后满意的发现纺车组件分门别类码放整齐,无破损的地方。他带来的人手不够,临时雇了几个短工将零件运到河边的工坊。

他们的工坊原本就有水力纺车纺丝麻,专门辟出了缘渠引渡河水驱动纺车,早已划出一片地方安置新做的棉纺车。

德福在家培训过多次才被林隽放出来做上门安装,他动作麻利地将纺车组装好。

五架大纺车被安置好后,吴二爷略有些兴奋的让人准备棉花,他要亲自试一试纺车的效果。

工坊里的工人都围着纺车窃窃私语:

“水转纺车还能纺棉线?”

“没听说过啊,二爷别是被骗了吧?”

“听说这一架就要一百五十两呢!”

“啥?这不长得跟原来的纺车一样?去年添的新纺车不过一百两!我看二爷就是给人骗了。”一名老工人有些不满,“二爷就是喜欢搞这些没用的花样,白费钱!”

“嘘,小声点。”

“你们看,那几根滚轴是做什么用的?”

众人把视线放到那位工人指的地方。

只见吴二爷在德福的教导下将除杂蓬松好的棉条喂入牵伸装置,随着水轮带动纺轮转动,棉条被纺成一根根细细的棉线缠绕到锭子上。

“喔——”

“真能纺棉线!”

工人们嗡声惊叹着,围在一个个竖直排列的锭子旁边看它们转动。

普通纺车最多只能安装5枚锭子,而大纺车却拥有32枚。随着机器运转,他们准备的二十斤棉花不到一个时辰便被纺成棉线!

“这也太快了!”

“纺得细、结实。”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些棉线的优点。

吴二也有些惊讶,林秀才弄的这个纺车似乎纺线速度更快?

快倒罢,重要的是质量要好。他让人取下一个锭子,剪了根棉线捻一捻绷一绷,棉线并未断裂。

“好,好啊。”吴二十分满意,拍着德福的肩膀称赞:“不愧是读书人,你家少爷脑子就是灵,这纺车可解了我燃眉之急。”

德福挺了挺胸,骄傲的想:必须的。

吴二用看美人的目光将纺车看了一遍又一遍。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逐渐取代麻布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变得受追捧起来。这种布料保暖性好,柔软舒适,用过的都说好。

他是准备好好经营棉布生意的,可惜棉纱供不应求。这下好了,有了纺棉车,他的棉布生意就能提上日程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