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球场已检完票,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对场中央的戏台指指点点。
有那京城追过来看比赛的球迷惊讶:“怎的现在比赛还能听戏么?没听说此前鲁省有这玩意儿呐。”
“确实,金陵也没有呢。”
“看个球还能白听一场戏?值回票价了。”
“不知请的哪家班子?乐善班?兴化班?不会是华林班吧!”
“嚯!我最喜欢华林班的赛云仙!那嗓音,那身段儿,绝了!”
“别想啦,这些统统没有,听说是京城下来的一个唤作‘文龙班’的,听都没听过呢。”
“噫,别是走后门来的吧?”
“什么阿猫阿狗也能上来唱戏?”
“要唱得不好咱一会儿给他哄下去!”
“就是!咱们来看球的,不是来逛戏园子的!”
众人正议论纷纷时板腔起,接着急促的锣经敲响,整个场馆为之一静,都知道要戏要开场了。
迎着数以万计的观众们或打量或质疑的视线,装扮一新的柳湘莲行云流水般走上台亮相。
“是紫钗记!”
懂行的从其扮相上便猜到这是哪一出戏。
“嚯!好俊的小生!”
谁还不是个颜狗了?因湘莲扮相好,观众们对他也多了一丝期待,尽皆屏息静气,只等他开嗓定龙虫。
小子,可不要辜负你这一张好脸呐。
伴着一阵长二流的腔调,只见小生起势开口:“携书剑,滞京华,路有招贤黄榜挂,飘零空负盖世才华1——”
其声如夏玉敲冰,穿云裂石,清晰的钻进每一个球迷耳中!
“……老天!”
“娘耶!”
场馆空旷,众人原本还担心听不清角儿们的唱腔,谁知这小生音量恁大!寥寥四句,便将一个赴京应试踌躇满怀的书生唱活了!一时听得他们汗毛竖立,立马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非难听也,实悦耳矣!
第121章 成功
“好!”
观众们不吝鼓掌,叫起好来。
这把稳了。
湘莲平定心神,更显从容,继续唱来:“冉冉素娥欲下,香街罗绮映韶华1……”
这嗓音洋洋盈耳,馆中球迷不论老少都沉迷在湘莲优雅美妙的唱词中,便是西看台一部分看不见角色身形的都能静心欣赏。
不少人心中疑惑不已:是错觉么?怎的他们觉得球场里听戏格外有一种被优美乐声包围的感觉,简直极致享受。
要叫林隽说这就是环绕声的功劳啊!声音层次感满分!临场体验感满分!
太后享受的靠在椅背上听戏,完全被小生抓住耳朵,分不出心思理会其他。
倒是上皇一向不怎么爱这个,只能听个热闹罢了。
唱完《灯影拾翠》一出,紧跟着又唱了《荣归燕喜》,叫大家大饱耳福后,角儿们都下了台子,一时场中只闻轻快的板锣之声。
观众们纷纷伸长脖子,接下来唱哪一出?
完全忘了他们来这儿的目的。
不时一阵悠扬的琴笛声起,七名旦角莲步上台,伴随着唱词:
“飘飘荡荡天河来。
要把人间看一看。2”
她们唱得活泼质朴,很容易就让人想见这是七位仙女儿正在鹊桥上悄悄拨开云朵偷看人间。
“嘶,这是什么戏?”
“我也没听过哩。”
“啊!小弟知道,这便是小弟家乡的采茶歌!”一名徽州籍的青年激动不已,没想到还能在这里听见来自家乡的乐音,乖乖,他们黄梅调也要火起来了么?
“咦,兄台来自何处?”
“徽州!”
“是哦,你们那边产的好茶哩。”
“嘘,别吵吵,这采茶歌还怪好听。”
前来看球的普通民众是大多数,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不高,要求也不高。只知道好不好听,听不听得懂。相比官腔的诸多讲究,这种唱词直白淳朴的表演方式更叫他们容易代入理解。
官腔还是太端着了,这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嘛。
尤其是紧接着演到的“七女四赞”叫平头老百姓一瞬间便爱上了这样新戏。
只听台上七个仙女儿欣喜的对人间生活一一发出赞美:
“渔家住在水中央,
两岸芦花似围墙,
撑开船儿洒下网,
一网鱼虾一网粮。3”
芳官几个用天然直白的语言娓娓唱来,“渔、樵、耕、读”四种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在她们的歌唱中也显出不一样的魅力。她们演得活泼亲切,仿佛真有一群仙女在邈邈云雾之上夸赞人间,让观众们心里不禁升起一股自豪之感。
仙女都夸他们日子美呢。
这曲子旋律抓耳,不一会儿功夫观众们便能摇头晃脑的哼上几句了。
连太上皇都坐直了身体,竖起耳朵听了好一会儿,问林隽:“这是什么戏?朕听着不错。”别有一种欢快喜庆之感,热热闹闹的特别符合他的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