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姣努了努嘴,说出的话又收不回来,让她给孙女道歉又抹不开面,最后干巴巴地来了一句:“奶奶尝尝。”
见霍文海和王二姣都说好吃,霍怡馨破涕为笑,老两口见此,一颗心都像泡在蜜罐里了,甜滋滋。
霍怡馨掰了一口手里的糙米条,对着王二姣说:“奶奶,你也吃。”
妇人配合地低头。“香!”
霍怡馨从袋子里又取出两根,对着她说:“奶奶,我先去找他们俩。”
“嗯,去吧。”看着孙女跑开。
耳边传来炸糙米条夫妻俩的赞叹声:“你这孙女,长得水灵又懂事。”
“哪有。”中国式家长对外人夸自家孩子,常见的“否认”。
“有好吃的都不忘喂你一口,这还不懂事?”
“也还好了,我都习惯了。”王二姣故作淡定,不紧不慢地将碎发捋到耳后。
夫妻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丢丢,吃糙米条啦!”霍怡馨在大门口出现,探出头来。
正等着廖柳香出门的霍不丢,当即抛下老母亲,来到小伙伴跟前。
“谢谢馨馨。”霍不丢接过自己那根,嗷呜一口。
“好吃吗?”霍怡馨依旧斯文,用小手掰着吃。
“好吃。”霍不丢点头。
“斌斌和他奶奶已经去了,我奶奶还在那里炸呢,你要不要一起去?”霍怡馨发出邀约。
“我家也要炸,我妈妈在找装糙米条的袋子。”霍不丢又咬了一口,咔嘣脆。
糙米条中间是空心的,霍不丢吃了两口,将它套进手指里玩。
“那我跟你们一起回去。”
“好诶。”霍不丢回。
正好,廖柳香拿着一应用具出来了。
“妈妈吃,啊张嘴。”霍不丢把手里的递到她嘴边。
廖柳香躬身咬了一口,又香又甜还脆:“还不错。”
“一天最多吃两根,吃多了容易上火。”
“知道啦!”两个小姑娘同时回答。
……
暑假漫长,赶集消遣。
逢圩这一天,三小只胆大包天,加起来揣了不到十块钱,就敢骑着自行车出远门。
“三叔公,我们的单车可以放你家门口吗?”住在镇上已经习惯的霍兴义,很少回霍家坡了,年纪越大,越喜欢坐在门口看来来往往的人。
“随便放,怎么就你们三?”老爷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小孩子们来家里热闹。
“因为,我们是偷偷出来的。”霍朝斌挠了挠头,憨笑道。
“不能这样,家里会担心。”
“三叔公,你放心,我们在家里留了纸条。”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先斩后奏又怕秋后算账的三人,竟然想到了留书一封。
等长辈看到饭桌上的纸条,最早也是十一点,那会他们已经到圩上了,想抓也抓不回去。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了句“走啦”,就手拉手溜进了人挤人的集市。
即将九十岁的老爷子摇头失笑:人小鬼大。
起身回屋,想给霍文生几人打电话提醒一句。
不巧,无人接听。
“哇,我要吃薯粉!”
“我也要!再加两个蔬菜丸子!”
“可是我们钱不够,要省着点。”掰着手指头算开支的霍不丢,一脸肉疼。
于是,三人分了两碗,又买了一块钱炸油果子就着吃。
“好好吃,我想给爸爸妈妈带。”
“我也想给爷爷奶奶带。”
“我也要。”
很好,省出来的钱,花光光了。
他们又逛了逛,看到什么都想要,可是口袋空空。
当即决定,早点回家,最好能赶在被发现前。
正待抄小路出集市时,金手指提醒霍不丢,前方老石桥被洪水侵袭致损,刚才又有重物压过,撑不了多久了,必须绕行。
“丢丢,怎么不走了?”并肩而行的霍怡馨和霍朝斌,看到她顿住步子,突然问。
“不能走。”霍不丢定睛一瞧,不到两米宽的石桥,横跨十米宽的河道,两侧亳无遮挡,下方水流湍急,看着就有些心慌。
“为什么啊?从这里去曾叔公家很近的。”霍朝斌回,每次和爷爷奶奶来赶集,大家都走这里过。
“丢丢,别怕,我牵着你。”霍怡馨朝她伸手,安抚道。
“我保护你们。”霍朝斌单手拎着薯粉和蔬菜丸子,另一只手拍了拍胸膛。
“这桥要坏了,很危险,我们要告诉警察叔叔。”霍不丢退后两步,蹲下身顺着金手指说的地方,认真观察桥墩。
“真的吗?”霍怡馨和霍朝斌学着她的模样,站她身后弯腰瞅。
本想过桥的大人,见三个小孩认真打量前方老桥,疑惑不解:“你们在看什么?”
“桥要断了!”霍朝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