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遵看了他一眼,也能明白他所说。汴京城内,信奉三清真人者众多,包括一些勋爵人家。许遵如此行事,势必引起他们不满。
“如今的官家可不是真宗,并不好丹药之事。这事儿就算捅破天去,也没什么,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动作慢一步,桑云会是什么下场?”
钟大对桑云的担心,一点不比自家公子少,在他心中,他早已将桑云当作自家妹子。听到公子这么一说,当下决意付诸全部力气去搜寻。
“钟大,你说...道士最怕什么?”许遵突然问了一句。
道士最怕什么?钟大一愣,他下意识摇摇头,但想了想,又道:“属下是个粗人,懂得少。咱们大理寺不是有个「百事通」么?公子何不去问她?”
许遵默然,心中知道他说的是谁,于是抬起脚,就要往巷子口走。
刚下过雨的地面泥泞,许遵满是嫌恶地看到自己的靴子沾上污物,便稍稍慢了些。
这条巷子窄而幽深,除了暗窑外,还有两个单独的小院子并立。许遵路过时,看到一枝红梅竟出墙来,不禁多看了两眼。
快过年了,这丫头真是不叫人省心呐,长了一岁,却不长记性,总是鲁莽。
“那户做生意的游商也就罢了,这两个读书人租住在暗窑旁,平时竟不嫌吵吗?”钟大无意吐槽一句。
另一边。
桑云缓缓苏醒,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黑漆漆的屋子,待眼睛适应了黑暗后,方才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在谁的寝卧内。
只是,她整个人被绑在床榻上,双手与双脚分别被绳子拴在四个角上,呈现「大」字型,根本动弹不得。
幸而自己衣衫还算整齐,身子也没有任何异样。
整个屋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虽看着简朴,但一应家用俱全,有着正常生活的痕迹。
由于是阴天,桑云无法从漏出来的光线来判定时辰。但她察觉周围静得出奇,便加以判断,自己绝非在普通的民居内。
难道是深宅大院儿?可眼前的简朴告诉自己,可能性不大。
桑云逐渐回忆起自己昏厥前的场景——她是跟着探子,来这条巷子里偷听情报的,探子走后,她爬上那两个读书人家的屋顶,只隐约听到几个词,便跳了下来,刚准备走,听到有人在唤自己,她一回头,就失去了意识。
虽然想得头痛,但桑云还是努力回想起——唤自己的声音,是一道男声,不似中年人的粗犷或低沉,更像是个年轻人,且吐字温雅...好似读书人。
这条巷子幽静,但巷子外却是民居,只是没什么人往里走而已。如果有人打晕自己,或是拿迷药迷晕自己,再带走的话,恐怕引人注意。
所以——桑云判断出,自己最有可能,还在这条巷子里。
那两个书生?
桑云因自己的猜测,而浑身发热,她想不通这两个书生为什么要绑了自己?是愤怒于自己梁上君子的行径?还是别的什么目的?他们怎么敢?若是真的做出这种举动,恐怕真实身份不只是普通读书人这么简单。
越想越深之后,桑云全身又逐渐发寒,她不停地扭动着身体,试图挣扎开桎梏,可无济于事。
突然,门外传来两个男人说话的声音,伴随脚步声,越来越近。
桑云立刻躺平了身子,闭上眼睛,装作未醒。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桑云听到有人划火折子的声响。紧接着,又有人走向自己,在床前立住,似乎是看了自己几眼,随后说道:“还没醒,这药性也够凶的。”
桑云有些紧张,却不敢动弹。
“睡着好,难道你希望她醒?这丫头爬上爬下的,恐怕有些难缠。咱们赶紧交差,拿了银子就走,别多事。”另一男子道。
交差?看来,是有幕后之人指使这两个书生绑了自己换银子。
不过,这幕后之人又是谁?目的是什么?
第73章 一定要等下去
“几时的交易?”一人问。
“原本定的戌时一刻,但那边儿不是被端了么?”另一人的声音小下去,“所以现在等消息便是。”
“原本将那边儿卖了,是为了保全咱们。没想到大理寺那位是真敢把事情往大闹了去啊。”该书生声音里既是不满,又是惊诧。
有食物的香气飘来,桑云原本还不感觉饿,这会儿却被引得饥肠辘辘。
“你说,大理寺那位,会不会是看上了床上那位?这才急的。毕竟,这姑娘确实长得不错,若不是他们给的银子够多,要这姑娘的处子之身,我都想,都想...”最后那个词终于是没说出口。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书生打断他道。
两人吃完食物,便出了房间。整间屋子再次剩下了桑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