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当做嫁妆,带回去,你婆家看见这些东西,面上也有光。”
院子里站着许多看热闹的村民,听见屋里人这样说,都不淡定了。
“这家人可真是奇怪,这么贵的东西,接二连三的往外送。”
“就是啊,要是我,我可不会,到了我家,就是我的东西。想要回去,我也不给。”
外面人的议论声,传进屋里面,吕明伟听见了,也有这样的感觉。
但不可否认的是,宋谨言的品性,确实遗传了讷家。
面对这么一大笔巨款,能够视若无睹,一般人也做不到。
“你们就别担心了。”
站在角落里的吕明伟,笑着对众人开口:“你们家姑娘,嫁的可是陆家!”
“陆家不缺这些东西,他们看上的,是宋小姐这个人,有没有陪嫁,人家根本不在乎的。”
“人家大方,不在乎,那是人家的事儿。”讷嬷嬷黑着脸,从外孙女手上抢过那张结婚证。
“我们讷家,不能丢这个脸!”
“宋庆国不要脸,不拿言言当人看,卖言言还债,我们家不行!”
宋谨言只能耸耸肩,故作轻松的摊了摊手。
“不是我不给,是人家说了不要。”
“陆家很有钱,陆焱又是长孙,婚房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切,这电视机就算是拿回去也是摆设,用不到的。”
原来如此,看来陆家是真的有钱。
“那你也不该带回来,把它卖了换成现金,以后留在手里。”
大舅妈不由分说着命令宋谨言,她是打心里为孩子着急。
“不用了。”讷嬷嬷戴着老花镜,仔细的看着结婚证上的照片。
“东西留下吧。”
大舅妈面露不解,低声跟婆婆商量:“妈,言言是冲喜媳妇儿,不是自由恋爱。”
“陆家那么有钱,言言嫁的人,肯定是个被惯坏了的少爷。”
“万一她以后不要言言,言言怎么办?”
“多给她留些钱,以防万一。”
不是亲妈,胜似亲妈,大舅妈字字都是为宋谨言考虑。
“我说了。”讷嬷嬷抬起头,看着儿媳妇笑着,一脸神秘。
“用不着担心。”
见讷嬷嬷如此坚定,大舅妈也不好在说什么,只能无奈叹了一口气。
“你们不用担心了,宋小姐以后在陆家的生活,肯定会非常幸福的。”吕明伟笑着,连忙转移话题。
“我从前只听说达斡尔族人擅长狩猎跟捕鱼,但是从来没见到过。”
“今天来你们家里做客,我才是开了眼界啊。”
吕明伟指着墙面,眼里满是惊奇。
墙面上里挂着各式弓箭、扎枪、老式猎枪、新式猎枪,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没有哪个男人能拒绝弓箭、猎枪的诱惑。
“这些都是我们平常打猎的工具……”一旁的讷福十分好客,走过去给他介绍道。
吕明伟一边摆弄着弓箭,一边跟讷福学如何下套子,怎么设陷阱、放地箭、「打围」……
走到院子外,他甚至在看见了被驯服的雄鹰!
“你们还用鹰打猎?”
吕明伟指着讷家豢养的鹰,一脸的不可思议。
“哦,你说那个鹰啊,那是我二弟养的,他今天没在家,领着村里狩猎队去山里打猎去了。”
狩猎队?
还是正规军呢,吕明伟对讷家,还有这个神秘的民族更好奇了……
“听说你们人人都会打猎,连女人和小孩儿都会?”
讷福点了点头,憨厚的脸上并没有得意,反而是一丝无奈。
“我们就靠打渔,狩猎挣钱。”
“这是我们活下去的手艺,不会不行。”
“不像你们,有班上,旱涝保收。”
吕明伟羡慕了,上班有什么意思,哪有狩猎爽?
“我看你们的磨坊里,有鹿皮、狐狸皮、狍子皮甚至还有两张熊皮。”
“就这些皮草,值老钱了,你们怎么不卖了,最差也能换台两千块的电视机!”吕明伟不解的问道。
“卖了干啥?”讷福一脸不解:“这些都是给家里人做衣服防寒用的。”
“那电视机就是看个热闹,有闲钱买回家解闷的。”
“我们家里子侄多,结婚要钱,上学要钱。”
“想要挣钱,就得进山打猎,山里冷,棉花絮的衣服一吹就透,不管用。”
“这些兽皮好啊,兽皮透气、防风、御寒。”
吕明伟看着讷福黝黑通红的脸,不禁沉默了。
他羡慕讷福狩猎为生,自由自在远离人情世故。
讷福羡慕他有个铁饭碗,年轻的时候旱涝保收,退休了也有稳定收入。
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人眼里的幸福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人如饮水,冷暖自知!
吕明伟看出讷福心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还让他帮自己引路,逛一逛这个少数民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