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可是在整个大魏都传遍了,谢浮白自然也是清楚的。
可是若他方才没有记错的话,沈御风在拦他的时候,说的是「我家郎君」。不论是语气还是态度,都是极为敬重的。
而在他与陆明棠说话的时候,沈御风一直站在一旁,俨然是一种贴身护卫的架势。
眼前这个容貌昳丽的年轻郎君,究竟是什么身份,能让禁军统领心甘情愿的为她做事?
谢浮白心中百转千回,但最后还是伸出手,接下了举荐信。
“明日殿试上,谢郎君只管现场发挥,我会送你一份大礼,作为你我合作的一点儿小心意。”
次日殿试,张太后还在慈宁宫梳洗。
“邹尚书那边可办妥当了?”
跪在地上的内侍立即回禀:“太后娘娘放心,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张太后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而这边的韦相却是一到集英殿门口,便从属下哪儿得知了一个消息。
昨日的刺杀失败了,而且不仅失败了,他们安插在禁军中的大部分自己人,竟然在刺杀的过程中,被他们所派去的刺客给失手错杀了大半!
哦不对,不仅是大半,能够接触到的比较高一些职位的自己人,都在昨日的刺杀中被咔嚓掉了。这对于韦相而言,可是重大的创伤!
韦相的脸都黑了,“一群废物!”
第115章 千年王八
张太后到集英殿的时候,看到的便是韦相恼羞成怒的画面。
韦相越不高兴,张太后便越是高兴,“今日可是科举殿试的大日子,韦相这是在与何人生气呢,竟直接在集英殿门口便罚起人来了?”
“只是属下弄脏了臣的衣裳,臣说了两句罢了,何来的生气,太后娘娘误会了。”
张太后今日的目的不在韦相,所以也就没有在言语上与他多做纠缠,抬腿走进了集英殿。
“太后娘娘驾到,韦相到!”
朝臣们早就在候着了,听到内侍的声音,立即跪下。
“太后娘娘千岁!”“拜见丞相大人!”
坐到主位上后,张太后这才看向一旁的龙椅,“陛下呢?”
“回太后娘娘,陛下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张太后看似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孩子,平时早朝的时候,时常迟到便也就算了,今日殿试这么重要的日子也不守时,还是年纪太小了,担不住事儿呀。”
听到张太后这么说,邹尚书带头拍马屁:“陛下年幼,幸得有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否则也大魏朝危矣!”
“哀家老了,若是皇帝能早些懂事,哀家也能轻松一些。再者哀家是皇帝的嫡母,先帝驾崩的突然,为了大魏子民,哀家也只能撑着。”
邹尚书立即高呼:“太后娘娘必然会千秋万世!”
马屁刚喊完,却听一声嗤笑:“千秋万岁?那岂不是成千年王八了?”
张太后原本满意的笑容,瞬间便僵持了住,闻声瞧去,便见一道削瘦修长的身形,不紧不慢的自殿外缓步而进。
身为整个殿内唯一迟到的,陆厌丝毫没有迟到之人的愧疚,反而是理所应当。
沈太傅带头拱手,“陛下万岁万万岁!”
随着一声万岁,满朝文武也跟着行礼喊万岁。
只不过这声万岁里,没几个是真心实意的,满朝文武各怀鬼胎。
坐到了龙椅上,陆厌懒洋洋的倚靠着。就像是没骨头一般,充分展示了何为不务朝政的昏君。
“既然皇帝来了,便宣布殿试正式开始吧。”
陆厌兴致恹恹的开口:“宣进士进殿。”
进士共分三甲,一甲三名,二甲180名,三甲170名。
只不过,能进集英殿,由皇帝亲自出题的排名前二十的进士,而其他剩下的进士,之后会由礼部来出面。
二十名进士走进殿内,在殿中央的位置停下,跪下行礼。
“参见陛下,参见太后娘娘!”
其中位列第一的,便是谢浮白。
虽然谢家被发配岭南已二十年,但是谢家的文人风骨刻在谢氏每一个子孙的骨血之中。不论是姿态还是言行,谢浮白都是二十名进士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殿试的考题,是由礼部一开始便定好的,由曹公公端上来,呈到陆厌的面前。
陆厌打开只看了一眼,便极为不耐的啧了声,“又是这种老掉牙的考题,真没意思,既然此番科举,乃是由朕新帝登基而开设的,便由朕来当场出一道题,不过分吧?”
少帝这又是要玩儿什么游戏呢?
对于少帝一天一个花样,张太后和韦相已经见惯不惯,张太后道:“皇帝,殿试的题目,都是由礼部精挑细选才定下的,皇帝你还小,四书五经都不曾读明白,如何能出得了这么重要的题目?莫要胡闹了,照着念出题目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