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口狗粮算是撒出去了,除了苏云他们这些常驻嘉宾并没有看到外,其他人,包括采菊东篱下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结结实实的把这口狗粮给吃了下去。
“OH,NO~!”
狗粮撒的太多,直播间里不少人都在疯狂的拒绝。
但很可惜,这样的拒绝基本没什么用,因为拒绝总有人在跟风撒狗粮。
直播间里热闹,而在现场,苏云锦这边可就没那么热闹了,把豆浆熬出来,接下来一步就是要点豆花。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点的卤水多了,就成了豆腐,少了,则不成型。
“这一步其实是最难得,如果能点好卤水,那么豆花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镜头下的苏云锦在忙着,而直播间里的一些懂行人也有忍不住的出来现身说法。
终于在狗粮之外找到了另一个话题后,立刻,就有观众跟上,“不是吧,这有什么难得?不就是少放一点再少放一点吗?”
“就是,豆腐花太常见了吧。”
“科普,科普,求大佬们科普。”
就像是为了把狗粮压下去一样,本来都没有多少关注豆腐花怎么做成的网友们这会儿也都疯狂的出来希望能解答一波。
不仅是之前懂行的人,就连那些站出来说了一句“我爷爷做豆腐”或是“我XXX做过豆腐”之类的网友们在这一刻也都被艾特了出来。
当然,那些谁谁谁做过豆腐,甭管是谁,被大家问都是一问三不知。
只有那些真的亲自做过的网友们才会出来简单回答几句,但是回答的也是模棱两可。
豆腐作为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饮食习惯早已经成为每个华夏民族人骨子里的记忆,真的说出个门门道道,还很难。
但即便难,还是有一个人站出来了。
“这是因为除了点豆腐的卤水要做到黄金比例外,还有就是点豆腐花的时机要有充分的经验。
时间太久了,豆腐花就会老,再加上下面烧着火,很容易出来糊味,如果太早了,豆腐还没有熬出豆腐皮,就容易让豆腐有了生豆气味。
一碗好的豆腐花,是要既有豆腐的香味,但却不能喧宾夺主,不能遮盖后面的汤料,更不能不衬托后面的汤料。
哪怕豆腐有南北之差,但好的豆花是一块质朴的玉石,不论是怎样的雕琢,玉石的基底都是不会变的。”
“原来是这样。”
“还有这么多学问呢。”
“难怪难怪,大佬果然博学。”
在出来的大佬们回复过去后,立刻,网友们都纷纷开始恭维,只有少部分眼尖的网友们注意到,那位回复的人ID名字前面有个黄色的“V”标。
点进去后,那个“V”标写着的是“TV3华夏饮食节目总监”!
“我去,华夏饮食?”
“就是之前爆火的华夏饮食?”
“我的天!这是总监出来解释了?”
华夏饮食,这是一档火出圈的饮食节目,两年前开启了一股美食热潮风,虽然对于幕后的工作人员观众向来不太关注。
但是,华夏饮食的总监是开创了两三个爆火综艺的导演李凯。
因此,在华夏饮食爆火的第一时间,观众们就注意到了李凯的名字。
而现在,李凯居然亲自来了节目直播间里进行解说,还是大号上来,这怎么能让观众们不震惊?
震惊的不只是观众,还有董姐他们这些工作人员。
看到李凯的出现,董姐立刻拿出手机,走出人群,在避开众人的地方打开了电话,给李凯打过去了电话。
很快,电话那边的人就接通了。
“董姐。”
“李总监,您在忙吗?”
“哈哈哈,董姐是想问我是不是我在你们直播间里留言的吧。”
对于董姐打来的这个电话,李凯是早有预料。
自己大号上线,董姐又是个严谨的人,自然是会给自己打来这个电话。
见李凯猜出来,董姐也不再转弯子,笑着道,“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您,我还好奇呢,以为您这是被盗号了。”
“哈哈哈,我的账号密码可不会被盗,我确实是在看你们的节目,这次的采菊东篱下,我也是重视的粉丝之一。”
“那真是谢谢李总监了。”
“谢什么,节目办得好,吸引粉丝,当然会有人看了。”
李凯笑着恭维了一句,而董姐也跟着恭维了几句,两个人聊了几句话后,李凯也就率先结束了电话。
幕后发生的这一切和直播间里发生的这一切都没有被常驻嘉宾们所知道。
苏云锦更不知道的是,她的卤水点豆腐花还被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东西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要一番把控的。
但对于苏云锦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