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以后过来还能有地方住,不能每回都去城主府吧?再说了,住客栈也不方便。”
关键是,她现在真不差钱,小金库的钱已经快三十万了。
名副其实的金大腿。
宁远见她兴致这么高,也不再反对。
“那行,等明天咱们出来看看房子。”
坐在车里的大牛媳妇适时说道。“姑爷,要不然我先去牙行打听一下,确定几户,明天您跟小姐可以直接去看宅子。”
不得不说,妍儿身边的人还是很会办事的,一声姑爷让宁远很满意。
“行,不过让你男人去吧,外面太冷了。”
“好的,姑爷。”
大牛夫妻俩以小姐为主,小姐的男人自然是叫姑爷的。
宁远嘴角微微翘着,心情不错。
去南城区花了不少时间,大概走了半个时辰的路。
这边有好几个粥棚,其中只有两个在施粥,分别是闵家和城主府的摊子。
其他的点立着牌子,都写着明天才施粥。
今天排队的人不多,他们都去城主府抢粮食去了。
就算人不多,也有一两百人在闵家这边排着队。
至于城主府那边的粥棚,只有十几个人。
大冬天的,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带着帽子裹着围巾,将食盒往胳膊上一挎,然后双手一揣,安安静静的排队。
两大锅粥冒着热气,下面是灶台,保证粥一直是热的。
闵家布施的粥比较粘稠,里面以糙米为主,还有一些杂粮,满满一大碗下肚,顶一天没问题的。
彦妍看了一下,里面几乎没有沙子和石子,这是她见过最良心的布施的粥了。
第245章 让朝廷定价
隔壁的隔壁,城主府发的粥,不止稀了很多,而且里面还有碾碎的稻壳,就算是糙米都不多。
这样一对比,高低立见,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在闵家这边排队的原因了。
等一老夫人领完粥,大牛媳妇将人请过了过来,让小姐问话。
“老人家,这闵家布施的粥,每天都一样吗?”
老妇人摇头,“闵家原本是每天施粥的,施的粥都和今天的差不多,后来其他家族有意见,就改成隔一天施粥一次了。”
其他人有意见?
看看隔壁的隔壁,那零零散散排队的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其他施粥的家族会不满了。
也难怪,他们都是明天才施粥,应该是不想和闵家的撞上,避免尴尬。
“那,闵家还做过什么善事吗?”
“那可多了。”
说到大善人闵家,老妇人立马来了兴致,侃侃而谈。
大概意思就是,送贫苦人家的孩子们衣服,给吃不上饭的人家送粮,还成立了学堂,专门收贫苦人家的孩子,不但不收束脩,还管中午饭。
考上秀才的,奖励一百两银子,还免费资助对方进京赶考。
旱灾开始,闵家从外面运来了大量的粮食,抑制城内的粮价。
灾情严重后,联合各大家族开始施粥,可以说,三年间,凤丘城就没有一个饿死的百姓。
提起闵家主,老百姓没有不竖大拇指的,都夸好。
至于他刺字流放,没有一个人会嘲笑看不起他,相反都替他抱冤。
老妇人说的唾沫横飞,大有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的趋势。
大牛赶紧将人打断,然后给了她二两银子,将人打发了。
随后又随机找了个年轻的小伙询问了一下。
是差不多的回答,只不过小伙多了一些个人崇拜,言语中将对方当成了榜样。
窥一斑而知全貌。
其他人也不用再问,他们直接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大牛媳妇忍不住感叹,“这闵家家主真这么好?除了小姐,我真没见过这么完美的人。”
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她后面的话。
彦妍有些哭笑不得,“你们是不是眼睛不好使了?我哪有那么好了。”
“有。”
大家异口同声,各个眼睛放着亮光。
有崇拜,有爱意,有仰慕,有尊敬。
她自恋的摸了摸脸,笑呵呵的说道,“难不成我真的很好?”
众人一齐点头,表情非常肯定。
饶是彦妍脸皮厚,都不好意思了。
“好了,别打趣我了,咱们说闵家呢。
经过考察,人还不错,不管他是真的如此,还是装的,起码他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名声,不会轻易毁了。”
宁远赞同道,“对,不管他这人是不是真的善良,他应该都会继续下去。后面一段时间,咱们多多将超市的食物拿出来售卖,给大家留下一个物美价廉的印象,这样就算他最后想涨价,都不会涨太多。”
彦妍想了下补充,“其实可以让他跟城主大人合作,有朝廷牵制,相信对方不会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