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305)

作者:枝上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耳目灵敏的人一番打听,才知西市要举办一个什么织锦会。

听得一个锦字,就知与寻常百姓无缘了,反正也买不起。

不过看总是能看的,能引得这么多商贾赶至,必有好物,看看又不收钱,还能长见识。

这般想的人不在少数。

引颈以盼中,终于到了初八这日。

西市门有四,各有道路通向市中。择其一进入西市,但见青石铺就的街道两旁列肆众多、鳞次栉比。米、盐、丝、绢、茶、纸、席,以及各类漆木器,均是集市上的大宗商品,随处可见。除此之外还有时令果、蔬出售。

比起东市一副高不可攀的面孔,西市明显更具有烟火气一些。

可未免也太有烟火气了……

那般华美之物,岂会在这种地方展示?

商贾们一度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找了市令再三求证,确定就是西市无疑,只好耐下性子静等。

顺着街道南行,约摸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重叠的高楼,这便是市楼了。

市楼是市府官署之所在,出于管理街市的需要而建,市官居住在市楼里,登楼便能够居高临下、俯察市场,也便于就近随时地对市场进行管理。

市楼左侧有土台高三丈,上建二层楼,又称钟鼓楼,悬鼓一面、有钟一口,击之以开市、罢市。

钟鼓楼旁有一片开阔场地,眼下也起了高台。高台非是露天,搭有棚顶,只是四维被木板挡了个严实,看不清内里情况,愈发让人想一探究竟。

官市虽无集期一说,但开罢市的时间却与乡市相差无几,也是日中开市、傍晚散市。

眼看焅日当空,到了交市的高峰,街市上已是摩肩擦踵、人头攒动,高台附近更是蜂攒蚁集、挨挤不开,几无伫足之隙。

人群被市魁分作三层,最内层是持名刺应邀而来的大行商,第二层是各地闻风而至的商贩,第三层才是看热闹的民众。

“怎地还不开始……”

“就是!神神秘秘的,快给咱们掌掌眼,瞧瞧究竟是什么好物!”

“日头晒人,该不会空等一场?”

“市令都来了,倒不怕空等,就怕白等……”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经过先前一番造势,众人心中的期待已经达至顶点,若是拿出的东西满足不了被拉高的期待,那恐怕就不是事与愿违那么简单了,而是搬石头砸脚、自找苦吃。

就在万众瞩目中,随着一声锣响,高台旁的木板被一块块拆卸下来。

第218章 西市盛会

市令黄石晨起就开始坐立难安。

事实上他近几个月都没能睡安稳,尤其是八月以后。

市署负有监控并管理市场、维持秩序、处理买卖纠纷的重任,要常常检校市肆,如遇店肆错乱、商估没漏、恃强凌弱者,都要依律严惩。

而身为市令,他的职责除了主持这些日常事务,重中之重便是主征商税。

至于承办织锦会,此前是从未有过的。

良烁最初来找他的时候,他并不知此人是萧府五少夫人的庄园管事,听他道明来意,还很是莫名其妙。

直到他打开随身带来的木匣。

木匣以黑绒为底,绒面上装订着数块小儿巴掌大的布料,皆裁得方方正正。

市官虽不是甚了不起的官职,多少也是个肥缺,黄石也算见多识广,在商贸之事上的嗅觉更比别人敏锐些。

他瞬间就明白,织锦会不仅可为,而且大有可为。

得知良烁的背景后,他大吃一惊,“五少夫人何不自己……”

“女君言,织锦会若由她来举办,终究只是一家之盛会,由市令来举办,才可能是西市之盛会、棘原之盛会,乃至整个北地之盛会。”

黄石焉能听不出话中之意,一时间心潮澎湃。

再不犹豫,当即写了封表文呈送州衙署。衙署那边应准后,这才以棘原市署的名义往各州派出市吏。

市吏到了地方,联络当地市令,奉上书信一封,再有就是锦匣一个——锦匣是良烁那边一早就备好的,比起书信,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毕竟眼见为实。

然而即便眼见过,黄石的底气仍是不足。

南地市肆众多、商贸兴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也代表了整个大燕经贸的最高水平。而北地饱经战乱,商贸一度中断,远不如南地发达,两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

可以这么说,不论是在州府、还是在城邑,亦或者广大的乡市,南地都远远超过北地。

两地虽常有贸易往来,但北地的商品种类远不如南地齐全。北地大行商、甚至北地官员,往往利用去南地的机会大肆采购,却鲜有南地的大行商路远迢迢赴北地采买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