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拉走的速度远远比不过死人的速度。
一个小兵埋怨道:“天天让我们干这些重活,东西却不舍得让我们多吃一口,累死我算了!”
另一个小兵也开始埋怨起来:“就是,不知道在搞着什么,我听说营里的兄弟们最紧要也被减少了吃食,该不会是朝廷放弃了我们吧?没将粮草运来?”
“我觉得是,不然他们干嘛不给点吃的这些要饿死的人?虽然不能打仗,但用来堵城门也不错,他们饿死了我们还得话人力去将他们拿去烧了。”
……
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最近的事情,埋怨着朝廷的小气。
被那些士兵们当成可以随意丢弃的物件的人一脸麻木的靠在墙上,听见他们说这些话连眼珠子都没有动一下。
突然,一个士兵小声说道:“我今天听说了好像魏军在外面施粥,只要自愿归顺大魏的都能领到一碗白粥!”
“白粥?!这么好?我们都还只能吃掺了石头的黑面馍馍,真的是难以下咽,没想到大魏居然那么大方!”
“他们不是有那个高产粮吗?自然大方了点,要不是为了那高产粮,东月也不会去攻打大魏,现在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人反攻回来了!”
他们唏嘘的说着这巨大的反转,似乎东月不是他们的国家一样,还远不如这个事情来得起劲。
他们没将这遍地尸体里还活着的人当回事,自然没看到当他们听到施粥两个字眼时眼睛里瞬间迸发出来的精光。
这些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渴望。
突然,大街上一阵兵荒马乱,握着长刀的士兵们急匆匆的走在大街上,大声喊道:“谁要是再敢聊魏国的事情,格杀勿论!”
顿时,所有人噤若寒蝉,紧闭着嘴巴,不敢说话。
虽然他们在明面上被禁止了,但私底下,还不断议论着这件事。
而且人总是有逆反心理,越不让说,他们越要说。
私底下说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他们还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有人专门放水,遇到官差马上进来通知,大家再一哄而散,任谁也抓不到。
第461章
这个组织,在第三天魏国军队依旧在施粥的时候壮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并且已经不受控制。
第三天夜晚,那些快要饿死的百姓、想要反抗的百姓,自愿集结成一个队伍,拿着长棍菜刀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城墙上,趁着他们正疲倦的时候将人杀了个一干二净,然后大开城门,将魏军迎了进来。
“各位大人们!我们将城门打开了,你们可以进来了!我们是自愿归顺大魏的,我们还有粥吃吗?!”
……
副将惊喜的走入主将营帐中,激动道:“将军,您这招真是妙啊!凌城的百姓还真将城门打开了!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凌城!”
明知砚勾唇笑笑。显然心情也是极好的。
他吩咐道:“让将士们准备准备,开始进入凌城,还有,将粥准备好,那些百姓可是大功臣,可不能委屈了他们。”
副将恭敬道:“是!”
相比于失去亲近的兄弟,失去这点粮食可谓是很小的代价了,况且等他们拿下东月后,这些百姓也就变成了他们大魏的百姓了,这样算下来也不算亏。
因为凌城百姓的给力,魏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了凌城,将那些还在熟睡中的士兵们都围了起来,投降的就留下,反抗的全部杀掉。
……
此时的东月国都,东月三皇子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将这些东西全都准备好之后,他们就要将国都迁往东月最南边的城市了。
突然,一个太监来报。
“殿下!凌城已经被敌军攻破了!”
三皇子转着珠子的手一顿,拧紧了眉头,愤怒道:“怎么那么快?”
太监小声说道:“魏军在城外施粥,扰乱民心,说凡事自愿归顺大魏的人每天都能领取一碗白粥,很多凌城的百姓为了那碗粥,集结起来将城池上的士兵们全都杀了,开了城门放魏军进来。”
“咔——”听完,三皇子手中的玉石顿时碎成了几块,将他的手割得鲜血淋漓。
不过他完全不在意,阴恻恻说道:“真是一群贱民!孤就应当早点杀了他们!”
来报的太监现在一旁默默的调整呼吸,以便降低存在感。
一臣子说道:“殿下,我们赶紧走吧,不然等魏军攻到都城就走不了了,我们不是认输,等养精蓄锐好了一定会将失去的土地全都夺回来的!”
三皇子深吸了一口气,没忍住将桌子上的杯子全都砸了出去。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他就是在落荒而逃。
但他绝不承认他比不上明知砚,也只是觉得这只不过是因为魏军有了高产粮比较强壮而已,要是他有高产粮,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