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现在户部明知砚说了算,皇上的意思也不是和他们商量,所以反对也没用。
所有人都欣然同意,这件事自然也很快就实施下去。
下了早朝,明知砚立马命人将早已经做好的公告粘贴出去,并命人宣读。
这公告一帖,立马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因为这次粘贴公告,不像一样只粘贴在一处,这次能粘贴的地方都贴到了,在市场最热闹处,有人在敲锣打鼓的宣扬。
所以,这道公告的内容,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被全城百姓所知了。
“我没听错吧?捐五万两白银就可以得到一个科考的名额?”
“真有这好事?我家的两个小子学问上都不错,对经商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看他们整天郁郁寡欢的,我心里也不好受,这要是真的,我肯定捐个十万两!”
“别说十万两了,三十万也使得,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啊!三十万两就有六个名额,我叫我家小辈全都去考,就不信一个都考不上!”
闻言,站在公告前面的官差一脸严肃的说道:“这当然是真的!看上面,是盖了国玺的,能有假吗!”
众人仔细一看,还真是!这公告上面戳的印章就是国玺!
第374章 富商捐赠
看到这儿,众人更加轰动了,那几个有钱的商人激动大喊道:“在哪里捐钱?本老爷要捐十万两!”
“我捐五十万!”
“三十万!”
……
一时间,百姓们看那几个富商的表情立马就变了,这还真是人与人之前的参差啊,他们还在为花几个铜板考虑半天,人家几十万的捐,当这钱不是钱一样。
官差笑着道:“你们可以去户部那里捐,如今户部大门正开着,里面会有人接待你们,不过你们要是捐的是粮草的话就更好了,听我们大人说捐粮草会更优惠一点。”
嚯!他这话一出,那些有心思要捐钱的人全都跑了。
问他们要去那里,当然是要跑回家筹钱了,毕竟谁没事也不可能随身带着几十万两大银子啊。
他们生怕去晚了朝廷就收够钱了,不需要用到他们的了,或者坐地起价也不可能,所以得知消息的富商们是慌慌忙忙的全都筹钱去了。
有的富商本身就是做粮草生意的,听说捐粮草会有优惠,于是立马命人去自家店铺里将里面的粮草全都拿出来,浩浩荡荡的拉去了户部。
从公告粘贴出去不久后,就不断有人进户部询问这个事情,户部的官员们全都态度友好的接待了他们,端茶送水的,把那些进去的官员吓得一愣一愣的。
明知砚坐在首位接待他们,虽然他年轻,但那张面孔却不会显得生涩,看着他严肃的表情,反而让他们安心了不少。
韦富商是命人太了二十万两白银过来的,他忐忑问道:“不知道捐赠二十万两白银是否能得到四个科考的名额?”
明知砚点点头,“是的,这个名额你想什么时候用都可以。”
看着明知砚这么好说话,韦富商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又继续问道:“若是我儿子这一次考不上,那下一次他还可以考吗?还是那个名额可以继续给他拿去考?”
这个明知砚是有和皇上商量过的,也找出了方案,于是他答道:“若是考不上,他下一次可以再捐赠两万两白银,这样可以得到一次机会,一次类推,当然,你把其他名额都给他也是可以的。”
韦富商眼前一亮,还可以这样!那这样可就划算得多了!只需两万两就可以得到一次机会,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了,说不定以后的政策就不是这样了,到时候说话不算数怎么办,还是现在先把名额搞到手,以后就算儿子用不上也可以给其他小辈。
于是,韦富商笑眯眯道:“那大人,我要捐赠二十万两白银。”
明知砚平静道谢,并为他办好了手续,将他的名字捐赠金额和家庭住址记下后,明知砚给了他四块玉佩,玉佩虽然不是什么好玉,做工也一般,但胜在意义不一样,玉佩上面还刻有字。
韦富商连忙接过,脸上一派笑容,“多谢大人!”
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上面写的是“善捐”二字。
明知砚说道:“到时候你可以拿玉佩和官府换取科考名额,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可以。”
第375章 学子捐赠
这一天,户部就收到了二百五十万两白银,三百万斤的粮草,这个数目对于现在亏空的国库来说已经很多了,一收到粮草,太子就立马带着人和粮草赶去了桓城,这点粮草肯定是不够的,接下来只能用捐赠的钱慢慢买,再送过去了,不过这三百万斤粮草已经够应急了。
官员们本来以为有了富商捐赠他们就万事大吉了,没曾想到等晚上的时候,自家在书院念书的小辈们回来了,他们一回来,饭都没来得及吃,立马兴冲冲问道:“爹娘,快给我银子!至少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