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众人看来白致清也没理由换婴,什么想让亲生女儿享福及从肃宁伯府占好处,这种理由简直是无稽之谈。
光凭先前白墨凛定亲下聘时送出的聘礼,就足以看出白家的家资有多丰厚,恐怕就连肃宁伯府也拿不出这般丰厚的聘礼。
自己本就是豪门,又何需去贪慕肃宁伯府的虚荣。
但此事虽然听上去荒谬,却还是有部分人选择相信。
这些人便是白致清的政敌。
白致清虽擅长交际,在百官中算是人缘不错的。
但人缘再好,也架不住利益之争。
白致清作为受楼尚书倚重的户部侍郎,入京还不到一年,就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政绩,足以显出他的能力非凡。
而新帝上位后又对白致清青睐有加,更是让不少官员嫉妒。
眼红的人多了,自然有人想把白致清拉下马。
且白致清近期主推商税新政,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早就有人看他不爽,想搞他了。
如今白致清的“丑闻”一爆出,这些人恨不得敲锣打鼓使劲儿宣传一番,好让大家看一看白致清丑陋的“真面目”。
而且光宣传没用,还得上书弹劾白致清!
把他的官给撸了才行!
有些听风就是雨的御史,一听到这个传闻,立马就上书弹劾白致清。
而一部分誓要搞垮白致清之人,为了更为言之有物,还特地让人前去离州东城县调查了一番。
白致清浪子回头的故事在东城县盛传许久,时隔十年,这一经典桥段至今仍在茶馆被说书先生偶尔提及。
虽说这桥段说的大都是白致清“从良”后的励志故事,但为显故事丰满,也把他浪子回头前的经历添油加醋地说了一些。
这些二流子行径在有心人眼里,便成了白致清换婴的确凿证据。
于是,肖景云发现弹劾白致清的折子越来越多,而后头的这些折子说起故事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比话本子还不遑多让。
而这些折子全被肖景云压下了。
至于折子里弹劾的内容,肖景云是不信的。
白致清对丫丫有多看重,肖景云相信这世上没人比他更清楚。
肖景云一开始对丫丫感兴趣也是因她的家庭氛围极好,一看她的性情便知道她是被娇宠着长大的孩子。
第400章 你长得贼眉鼠眼,定是个偷!
正是因为羡慕,肖景云才开始接近丫丫。
接近之后,肖景云才发现丫丫的美好。
而发现了丫丫的美好后,肖景云才更切身地感受到白致清有多宠丫丫,远比他之前想像的还要宠。
试问这般宠女儿的白致清,又怎会做出换婴之事?
总不能因为见丫丫比自己亲生女儿长得可爱,便悄悄调换了吧?
这种事,绝不是他所认识的白致清能干得出的。
至于奏折上写的内容,肖景肖早有耳闻。
肖景云曾经去过东城县,也听过白致清浪子回头的故事。
他知道白致清一家有奇遇。
反正他认识的白致清不可能做出换婴之事,至于以前的那位浪子,肯定不是他认识的白致清。
既然不是同一个人,前者的罪便不应该由后者来受。
弹劾白致清的官员们见皇上迟迟没有表态,且皇上对待白致清仍是礼遇有加,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于是在某日朝会上,有位姓秦的御史出来弹劾白致清了。
“臣有本启奏,臣要弹劾户部侍郎白致清白大人失德,……”
白致清面无表情地盯着秦御史看,直到他说完了话,也没收回眼神。
而龙椅之上的肖景云神色不变,心里却已经给这位秦御史打了个叉叉。
居然敢当众弹劾他的准岳父,这位御史的眼力劲儿不行啊!
没看到他压下那么多弹劾的奏折不发吗?!
这已经是明晃晃地告知众人,不得再弹劾白致清,没想到秦御史居然敢视而不见!
不过,肖景云心里也清楚一定会有人在朝会上弹劾白致清。
一是肖景云自知自己近些日子的表现让不少大臣忌惮,会有人出来试探他的底线也属正常。
二则是这秦御史是南派官员的喷子,代表的是大庆东南富庶五州的利益。
而这富庶的五州正是商业最繁荣的大州,白致清主张的商税新政若真的推行开来,必会损及这五大州富户的利益。
看来这些人是迫不及待了。
待秦御史说完他那长篇累牍的弹劾内容,肖景云便淡淡说道:“秦大人,证据呢?且不管白大人平日里品行如何,凡事都要讲究个证据,可不能凭你空口白牙颠倒黑白。”
秦御史眼珠转了转,说道:“皇上,这白大人原曾是个人神共愤的二流子,在村里干尽坏事、人见人厌,嗜赌成性又气死爹娘,这种人做出什么事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