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白家丫头学了刘神医几成的本事?能不能制出让人起死回生的神药?
这个念头才刚出现便被楼尚书给否决了,倒不是质疑丫丫的本事,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明白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神药定是由顶级药材所制。
光有本事没有药材也白搭。
哎,终归是他贪心了。
白致清笑了笑,面上带着三分矜持七分骄傲,接着楼尚书的话说道:“我家丫丫确实早就出师了。至于她的医术,卢太医一直称呼我家丫丫为小神医,想来应该是不错的。”
话虽说的矜持,但白致清脸上那份得意简直溢于言表。
得了,楼尚书也听明白了,能让白致清这般实在人说出“应该不错”这样的评语,白家丫头的医术定然配得上小神医这个称号。
白致清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哦~
跟楼尚书聊完后,白致清便请假回了家,向丫丫了解情况,得知楼尚书口中的救命神药并不难制,只是需要用到那颗陨石。
白致清不禁感叹丫丫真是个小天才,炼药的手段简直青出于蓝。
救命神药虽不难制,但白致清并不打算对外售卖此等有逆天功效的药。
第363章 他家老太医是个戏精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本事太过逆天恐会遭人妒,引来灾祸。
白致清便对外宣称:世上仅有的一颗神药已经被用掉。
不管是谁来问,他都是这个说法。
不过白致清倒是没遮掩丫丫懂医一事。
小神医的名头逐渐在京中传开,京中权贵都知道丫丫得了刘神医的真传,据说医术十分了得,让卢太医也甘拜下风。
还有传言说刘神医早就把玉颜神膏的制作方法教给了小神医,这些年他们买的玉颜神膏都是小神医所制。
传闻有几分真假,众人并不能明辨,但丫丫身为刘神医徒弟的身份倒没人怀疑。
丫丫一时间声名大噪。
刘施语不好名,可丫丫这孩子从小便好强,扬名于她而言不是负担,反而是件让她开心之事。
可把丫丫给乐得啊,出门时看到他人投过来的眼神,她都觉得人家的眼里饱含着欣赏与佩服。
其实完全是她想多了,外头那些普通人大多不知道丫丫小神医的名号,多看她两眼,只是觉得她长得好看而已。
而那些知道她名号之人,投来的大多是探究的眼神。
不少人有心想试一试丫丫的医术到底如何,只是顾虑到她毕竟是官家小姐,不是能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医女,便没敢恣意妄为。
这倒让丫丫觉得有些没劲儿。
她还以为自己名头叫响了之后,会有很多人请她去治病呢。
还想好好露一手本事以震惊世人,却苦于无用武之地。
郁闷。
郁闷的不止丫丫一人,还有卢太医。
救活皇帝后,卢太医一直数着日子,一日一日过去眼看着年关渐近,日子越发难熬。
自从病愈后,皇帝很是放纵,狂练道家房中之术,日日流连后宫,照这样下去三个月之后必死无疑。
卢太医觉得自己得趁早请辞离宫才是。
只是若就这么告老辞官,宫里未必会放人,毕竟他可是后宫的团宠。
卢太医心生一计,琢磨着在请辞之前还得给自己加场戏才行。
巧了,他刚想加戏,就有人给他搭了戏台子。
一大早丽妃宫里的宫女匆匆赶来太医院,“卢太医,丽妃娘娘受了寒有些不舒服,还请您去诊诊脉。”
昨夜里,皇帝翻了丽妃的牌。
为了助兴,寒冷的冬夜里丽妃只穿着透光薄纱等着皇帝临幸。
可皇帝却在半路被柔嫔给拦了去,衣着单薄的丽妃等了半宿只等来了风寒。
一早起来丽妃觉得不舒服,便派了丫鬟来太医院请卢太医。
一旁的林太医撇了撇嘴,太医院中最擅长治风寒的明明是他,可丽妃却舍他而选卢太医。
原因不言而喻,都是因为玉颜神膏。
卢太医瞥了林太医一眼,别以为他没看到这小子在撇嘴。
他知道这些同僚嫉妒他,认为他是凭玉颜神膏才当了院判,可论医术他其实并不比陆院判差。
但这些人眼中只看到了药,没看到他的真本事。
实在令人郁闷。
不过快了,他很快就会离开太医院,不用再看到这些人嫉妒的嘴脸。
卢太医带上药童跟着丫鬟去了丽妃宫里。
“微臣见过丽妃娘娘。”
丽妃捧着手炉坐在软榻上,冲着卢太医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他。
若换成其他太医来,丽妃连眼皮都不屑抬一下。
卢太医在软榻旁的圆凳上落座,说道,“还请丽妃娘娘伸出手。”
丽妃把手放在炕桌上,丫鬟在她手腕上铺了层手帕,卢太医这才伸出手准备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