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凛轻抬眼皮,冷冷地看了三人一眼,就开始打量四周。
阿坝县真是个“好”地方,呵,人傻地荒。
林竹走上前看着高易三人说道:“你们快进去通传,就说少爷回来了。”
少爷?
白致清从来没在衙门这些人跟前特地提及白墨凛的存在,而丫丫虽曾南绚扎克寨提起过自己有个哥哥,可奈何衙门三傻的脑子不灵光,一时间根本没转过弯来。
高易傻傻地问道:“他是哪家少爷?”
问完,他想起了陆山曾传授给他的经验:带人去见白大人之前,一定要问明对方身份!
便又补了一句,“速速报上名来。”
林竹无语地看着高易:这人莫不是个傻子?
“我家少爷是阿坝县白县令的儿子,你说是哪家少爷?!”
白县令的儿子?!
高易三人再次开始打量白墨凛:这位小公子确实长得有几分像白大人,不过他长得比白大人还要好看三分,而且还更显贵气。
“那个,还请少爷在此处稍等,我马上就去通传。”
第245章 这把剑是送给我的!
高易的话音刚落,便听到身后传来白县令的声音。
“你这臭小子终于舍得来了。”
白致清大步向前,见到久违的儿子,颇为高兴,激动地拍了拍白墨凛的肩,欣慰道:“长高了不少。”
白墨凛规规矩矩地喊了声,“爹。”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听得出他这一声“爹”饱含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两人毕竟是半路父子,相处模式与一般父子不同,对白墨凛而言,白致清如父似兄;对白致清来说,白墨凛是亲人也是伙伴。
白致清心里高兴,看了眼车队,便揽过白墨凛的肩往回走,“走,我先带你去见你娘和丫丫去。”
什么都没有家人团聚来得重要。
“嗯!”白墨凛也迫不及待想见到她们。
离开家人半年有余,白墨凛最想念的就是丫丫,毕竟当了两年的幼儿保育员,半年没见到自己照顾的小崽崽,太想念了。
赵松与林竹两人很是自觉地留下安置商队。
“赵大哥!”林竹一脸兴奋地看向赵松,半年多没见到赵大哥,甚是想念,“我带你去认识商队的成员,再看看货物。”
“好。”赵松笑着揉了揉林竹的脑袋。
另一边,父子俩并肩往内院走,白致清关心道:“院试的结果如何?”
白墨凛随意答道:“还行,考了第十。”
“第十不错啊,还继续考吗?”
白致清知道这个儿子虽聪明却是个不喜欢读书的,若不是有村长的督促和丫丫这个小卷王逼着,白墨凛恐怕连秀才的功名都不愿意考。
“看情况吧,反正短期内是不会继续考。”
白墨凛并没打算跟古人挤科举这条路,他的智商虽高却不自负,心知古往今来高智商之人并不止他一人,况且文科并不是他的专长,没必要以自己的短项去跟他人的长项相比。
但他也不会把话说死,世事无常才是常态,万一以后他变了想法,或是形势所逼,逼得他不得不考呢。
白致清点了点头,“暂时不考也好,也能帮着我做些事。阿坝县就这么大,没几个可用之人,想做点事都难。”
说起此事,白墨凛很是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带了支商队过来,“我这次回家建了两支商队,一队负责棉布生意;另一队我带来了,就在衙门前。”
白致清虽有些好奇儿子如何远程管理负责棉布生意的商队,却不会过多置喙,他这便宜儿子本事大着呢,再说他也不懂生意经,没必要指手划脚地添乱。
“看到了,那么长的车队,我也是头一次见。你这次带了多少人过来?”
人手才是白致清最关心的事。
白墨凛会意,“一共六十七人,其中五十人是商队成员,还有十七人是在阿离县附近抓获的劫匪。”
白致清了然一笑,看来虫鸣驿站的冯站长所言非虚,黎州中原人的含恶量不低啊。
阿离县虽比阿坝县繁华,却也只是矮子里拔高个,县城的人口比白家村多不了多少,也就三百来人,其中还有不少小孩老人妇女,十七个青壮可不算少呢。
“很好,你带来的这些人真是及时雨。”
南绚扎克寨近几日正在集中熬糖,白致清正愁着怎么卖出去呢,有了这支商队便把糖带出黎州卖。
正好能赶上年前百姓采买年货的时节,想来去一趟临近的古州便能全部消化掉。
而那些劫匪则可以拉去南绚扎克寨,让这些人去山上开荒种甘蔗。
一个念头,白致清就把这些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父子俩才说了几句话,就走到了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