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萌小农女:穿越家人团宠我!(263)

作者:熊猫不喵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白致清越想觉得真相便是如此。

对付社恐白致清自有一套。

寒喧是不能寒喧的,这种虽能拉进双方关系却无营养的废话只会让社恐觉得压力更大。

若自己的上级是社恐,却又想与对方拉进关系,最好的办法是谈工作,把谈话内容限制在对方的舒适区和擅长范围之内。

白致清笑道:“沈大人,下官初入官场,又是第一次来黎州,还请沈大人多多指教。不知沈大人可否把阿坝县的情况告知下官一二,好让下官心里能有个底。”

白致清觉得自己这一番话说的极好,既划定了具体的谈话内容,又表达了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一般上级听到下属如此说,不管喜不喜欢这下属,基于要把工作做好的心理,也都会出言指点一二。

一来二去关系自然就拉近了些。

可谁想到沈刺史却说道:“你放心,我让人去拿阿坝县的县志了,阿坝县小的很,一本县志就囊括了所有事。你看看就能明白。”

白致清一噎,沈刺史的社恐等级恐怕不低啊,为了避免与他多说话,居然提前就准备好了县志,这是让他只用眼别多话吗?

气氛瞬间尴尬,只是神奇的是在场两人的表情却一点都看不出尴尬。

沈逸生淡然,白致清浅笑。

幸好沈刺史的小厮是个利落的,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小厮就把阿坝县的县志取了过来。

沈大人示意小厮把县志递给白致清。

“这就是阿坝县的县志,你拿回去好好看。老夫看你一心记挂着阿坝县百姓,就不留你多聊,你便早些去上任吧。”

白致清:……这么快就送客了?他等了近一个时辰,喝了两杯茶,才说了两句话就让他走了?沈刺史的待下属之道还真是独树一帜风格特异啊。

对方不留客,白致清当然不会强留,接过县志便与沈刺史道别。

“那下官便告辞了。”

沈刺史拂须点头,轻声送出祝福,“无量福。”

……

从府衙出来后时间还早,白致清想了想这个时间点出发,应该能在日落前到达下一个驿站,便又带着家人们出发了。

马车里,他翻着沈刺史赠阅的阿坝县县志,越看眉头锁得越紧。

阿坝县位处黎州西南部,毗邻南缅国,县内共有十八个村寨,村寨与村寨之间隔着山林。

村寨有大有小,最大的村寨为南绚扎克寨,有三百多人,最小的村寨是蛇寨,只有五十多号人。

根据十年前的县令统计,阿坝县共有五千多人,人口少得可怜,只有东城县人口的五分之一。

第202章 马儿发狂

十年前五千人口,十年后的现在不知阿坝县又有多少人?

是更多还是更少?又或是差不多?

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考核一个官员在任上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人口数量。

人口多,劳动力便多,开发出的田地便多,田税收入才更多。且兵役傜役也是基于人口数量来征发。

白致清心知到任后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摸清阿坝县的具体情况,人口更是难以统计。

越是落后的地区人口统计工作越难开展。

其难就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人难找,不少穷困百姓为了逃避税役宁愿沦为黑户,越是落后偏远的地区越方便躲藏;二是交通难。

据阿坝县县志上记载,村寨与村寨之间的林地里多是瘴气。

有些地区与虫鸣驿站一样瘴气日落而升、日升而落;但有些地方阳光难以穿透密林,瘴气长年不散,要穿过这些瘴气到达山另一头的村寨难于登天。

白致清倒是有些佩服这位统计了阿坝县人口的池县令,此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堪比苦行僧。

五千人口,定是一次次的跋山涉水,一轮轮的出入险地换来的珍贵数字。

池县令是一位干实事的好官啊!

只可惜据县志记载这位池县令仅在位一年不到,便因身体原因而辞官回乡,想来就是因为跋山涉水吸入过多瘴气这才伤了身体,说不得现在都不健在了……

卢州府城内,某位池姓乡绅饮完冰露后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揉了揉鼻头,吩咐身旁管家,“把冰盆撤掉几个,还有把我刚入手的白玉观音给夫人送去,账上就记…记两千两银。”

“是,老爷。”

管家捧着五百两买来的白玉观音去往账房支钱,他早习惯了自家老爷拍一拍脑袋就虚报数额的行径。

想当年老爷在黎州当官时才玩得溜呢,别说虚报数字了,连无中生有都能玩。

按他说,他家老爷天生就适合在官场混,若不是那阿坝县实在穷困,他家老爷受不了那苦告病还了乡,说不得现在都是三品大员了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