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丫丫还想多采一些来着,可田里的雇农们虎视眈眈,一副想阻止又不敢上前的模样,让丫丫不敢多采。
雇农们见主家小姐终于不霍霍棉花了,松了一口气,他们照料了棉田大半年,就指望着棉田丰收能得分红呢。
若是小姐把棉花给霍霍多了,可会影响他们分红咧。
丫丫坐在纺线机前,一边踩着脚踏板,一边拆开棉絮往机器上放,没一会儿就从机器的细小出口处,冒出一根细细的棉线。
丫丫伸手一扯,竟没拉断这根线。
上一次来的时候纺出的线还能拉断呢。
明明她和哥哥整日一起上课的呀,也不知哥哥啥时候背着她悄悄来了小农庄,升级了机器。
对了,哥哥定是趁着她跟着阿娘学制毒时偷偷来的。
不过哥哥是真厉害,这么厉害的机器都能造出来。
丫丫仰着肉脸夸赞道:“呀!哥哥好厉害啊!这回纺出来的棉线都扯不断了呢!”
白墨凛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微微抬高了下巴。
他上一世擅长的可并不止是编程,只不过在元宇宙的成就太过闪亮,盖过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绩。
想当初他在华大读少年班时,也拿过不少发明大奖,制造一些简易机器根本不在话下。
这两台纺线机和织布机限于材料材质,并未能达到他想要的理想状态,可也远比大庆朝目前在用的远始设备要先进太多。
用这台纺线机纺出的棉线更坚韧。用这种棉线织出的布,比一般的棉布还要柔软细腻,却又不容易磨损起球,质量甚至比好多丝织品还好。
相信只要他家的布匹一上市,绝对秒杀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布料,一定会受市场欢迎。
他建造出的机器除了生产出的产品质量高,工作效率也高。
一台纺线机,一天八小时运转的话可以纺二十斤棉花,而一台织布机一天可以织五匹布。
咋一看,这效率未必有多高,可东西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
大庆朝的熟练织女若是一天到晚埋头织布,一天顶多也只能织出一匹布。
两相对比,便能看出白墨凛的机器真的牛叉。
不过白墨凛造的这台织布机织的是素棉布,织出的布柔软舒服没有花纹,适合做里衣。
等日后,他再设计出花纹织机,到那时,白墨凛已经可以想象整个大庆朝纺织业受到降维打击的可喜画面。
丫丫在兴致勃勃地玩着纺线机,而父子俩却走出了小院,谈着今年棉花销售的问题。
父子俩巡走在棉田间,看着一片片正在吐絮的棉花,又是一年丰收年,心中高兴。
只不过今年的这些棉花去留是个问题。
白致清清楚儿子的计划,但想着纺织工坊才起步,小农庄加上自家在村中的十亩,一共百亩棉田的棉花,自家工坊估计消化不了。
便计划留一部棉花,其余的还是像去年一样卖掉,也能回些本钱。
可前日里,白致清去林氏布庄寻林掌柜得知,市场形势果真如儿子所料,今年的棉花价格又降了。
降的还不少!
“儿砸,林掌柜只愿以一两银子的价格收棉花。”
除了林掌柜,其实白致清今年也寻过其他布行的店家,其他店虽说出的价格比林掌柜高上一些,可能消化的量极少,就百来斤。
第143章 纺织工坊
百来斤对于几万斤的产量简直是杯水车薪。
为了区区几十两银子而得罪林掌柜这个大渠道可不是明智之举。
白墨凛对棉花的价格早有预料。
“能卖上一两银子已经不错了,毕竟出货量太大,市场难消化。明年,估计连这一半的价格都卖不上。”
白致清认同儿子的判断,同时庆幸自己有个聪明的好儿子,早早就算到了市场变化。
年初村民上他家要种子时,白墨凛就曾跟村民们提过今年的棉花价格肯定会下降不少。
当时村民们都还不信呢,以为是白墨凛这小子变相劝阻他们别种棉花。
实则白墨凛是在给村民们打预防针,省得收获时,现实与预期相差太大,还以为是他家从中作梗。
同时也是让村民知道,他家为了让村民都种上棉花,做出了巨大牺牲。自家的棉花收入也大幅度减少。
讲清个中情由并不是为了让村民对他家感恩戴德,而是不想默默牺牲了自家利益,最后却又遭人埋冤。
事到如今村民才知道白墨凛当时并不是信口胡诌。
前日里,白致清并不是独身前往林氏布庄,而是与村长一道去的。
毕竟事关几万斤棉花,数万两银子的事,还得村长这个掌舵人亲自出马才行。省得到时被村民误会他帮着林掌柜压价,从中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