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的是后座的强生。
小花给她指了条路,一边说:“不用,等吃了饭我再送他回家。”
“怎么着,你们家不开超市,改开托管中心了?”
“不是,他爷爷奶奶在忙,家里没吃的。”
以前也有几次,她送强生回去,他爷爷奶奶不在家,孩子饿得吃电饭煲里的冷饭,小花知道后,就总是把他带回家,让他吃了饭再回去。
田园听了也就不说什么了。
樟树湾跟六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正如辛小月所说,高速公路修起来后,不仅交通便利了许多,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餐馆、酒店、超市等各种配套设施相应地建设起来,现在樟树湾周边的几个村庄已经隐约有了城镇化的趋势,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放商,甚至修建起了商品房。
田园开着车,看着路边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曾经这里都是良田,不禁感叹:“真是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啊,现在谁看了还敢说你是乡下人,这明明就是个小县城啊。”
小花笑着摇摇头,她并不因为自己是乡下人为耻,她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都是辛书记带领的好,最近政府正打算把南塘往旅游城镇的方向转型呢,你知道我们镇合资办了个果园吗?那里就是个旅游试点区,游客可以去采摘,明天我带你去看看。”
“好啊,”田园满口答应,“我知道,那管理员还是个网红嘛,胡大姐,我经常在手机上刷到她。”
“说到这个,这也是辛书记的主意,说不能忽视网络平台宣传的作用。”
“你们这个辛书记可真行,之前她还上人民网新闻了呢,说是乡村最美村支书,她现在还在当支书吗?”
“前年换届就不在了,她考了公务员,因为政绩突出,被提拔去县政府了。”
“嚯,前途无量啊。”
两人一路闲聊着,不久之后,车子在一家超市前停下。
这家超市叫“前进超市”,听名字就知道,是小花爸爸向前进开的。
六年前修高速公路的时候,小花家刚好就在工地旁边,所以向前进在女婿靳礼泽的投资下,开了个小卖部,也负责收揽快递。修路的工人们买烟买酒的多些,这个没什么赚头。
在小花的建议下,向前进开始做一些卤味、凉皮凉面、柠檬鸡爪之类的小吃,一吹风就香飘十里,夏天的时候则卖冰淇淋、冰西瓜,还开了家小小的棋牌室,工地上也不止有工人,还有随行的家属,以及建筑单位的领导,他这个小卖部生意很好,一天的流水能有好几千,挣得盆满钵满,成了辛小月口中第一个吃上螃蟹的人。
高速公路修好后,向前进的临时小卖部也拆了,他用赚到的钱在收费站出站口重新开了个中小型超市,房子也修在那里。因为是马路边,车来车往,噪音比较大,靳礼泽不喜欢,自己另外建了个房子和小花一起住,平时只去那边吃个饭。
田园停好车,帮小花打开车门。
小花拎着书包下车,后座的强生也跳下来了。
走进超市,向前进没在柜台后坐着,他去县城进货了,超市由向老爷子看着。但这个看店人明显不负责,他正坐在小马扎上,跟一个大爷在下象棋,旁边围了一圈人背着手在看。
去年家里最后一亩水田被承包出去后,老爷子就失业了,从农民转成了个体经济户,向前进想给他找点事做,就让他帮着看店,但收钱、找钱很简单,可现在的人都是通过扫码付款,向老爷子哪里懂这种年轻人的东西,向前进怎么教也教他不会,干脆放弃了,平时他不在的时候,就由小花帮着看店,要是小花也没时间的话,那就只能向老爷子上了,收多收少都是命。
比如现在,一个进来买水的客人喊了半天“老板买东西”,沉迷象棋的老爷子也没听见。
小花见状赶紧走进去,给客人扫描结账。
“慢走,谢谢。”
向老爷子听见声音,抬起戴着老花镜的眼一看,这才发现人回来了。
“回来哒?还把个扎细伢子带过来哒。”
“向嗲嗲!还记得我不?”
说话的人是田园。
向老爷子看着这个窜到他面前的来路不明的女人,盯着她墨镜挡了大半张的脸打量半天,终于认出这人是谁。
“你不是小花的同学?”
“是嘞是嘞,就是我!”
田园用一口临时学的蹩脚湖南腔回答。
向老爷子很高兴,小花的朋友里他最喜欢的就是田园,两个人愉悦地交谈起来,寒暄过彼此的近况后,田园又向老爷子讨教怎么下象棋。
这算是问到了老爷子的心坎上,他没田种了后每天无所事事,所以在古稀之年迷上了下象棋,但技术不怎么好,还经常悔棋,输棋了还要发脾气,附近的棋友都不喜欢跟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