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甥是雍正+番外(675)

作者:满汀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跪到双腿发麻,说得口干舌燥。

康熙才略挑了挑眉:“些许小事,哪就值当你如此郑重其事,反复解释了?”

胤禛微笑,眉眼间门满是真诚:“儿子性命与此时此刻所享受的一切荣光,悉数来源于皇阿玛。自该处处以皇阿玛为重,想皇阿玛所想、急皇阿玛所急。不想一时行差踏错,竟然本末倒置。自然该好生反省,再不犯类似错误。否则就算皇阿玛洪恩海量,儿子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第225章 警报解除阿大人官复原职

见他态度如此真诚,康熙这才满意颔首,亲手把人扶起来:“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身为人父,朕自然盼着你们兄弟手足情深,齐心合力。如朕与你们裕亲王伯、恭亲王叔一样,兄友弟恭,共建大清。只是老八屡次忤逆,其心可诛。朕虽不忍加以诛戮,却也不愿见尔等被他所蒙蔽。”

这个时候,胤禛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自己虽知道八弟不妥,但到底想着手足一场的情分。且顾忌着皇命……

然后再度认错。

康熙只摆手:“行了行了,认识到自己思虑不周便成了。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也是朕吹毛求疵,忽略了你一直都是个重情重义的。当年胤礽被圈禁的时候,所有人等噤若寒蝉,鲜少有人冒着触怒朕的风险替他言语。也就是你,三不五时地劝劝朕。”

胤禛一颗心都要提到嗓子眼,面上却有些腼腆地道:“儿子也身为人父,岂能不知当阿玛的对自家儿子那哀其不智怒其不争的心态?只心疼您,怕您过了气头后,后悔自己的冲动决定。”

这句话可就说到康熙心坎上了。

他始终认为自己比汗阿玛顺治强,对每个孩子极尽疼爱、个个努力栽培,最是个人间难得的好阿玛。

只是混账小子们不贤不孝,一心沉醉皇权争夺,都盯着他屁股底下这把椅子。

辜负了他的培养。

横竖千错万错,都是皇子们的错。是他们觊觎皇位,结党营私,先不顾父子之情。

父子俩仔细交谈了好一阵,才终于尽释前嫌。

之后,胤禛还顺势提出邀请,恭请皇阿玛往他的圆明园里用膳。届时,他亲自下厨,给皇阿玛做几个拿手菜。

说起这个,康熙便笑:“朕还记得,当年你是因为你皇额娘喜欢阿灵阿家的做得那九珍九藏。这才不惜以皇子身份跟阿灵阿家的仔细学习,结果倒让那燕皮馄饨成了你们娘几个的心头好。”

胤禛满脸惊喜:“皇阿玛竟还记得?”

那如何能忘呢?

康熙这一生,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真正用心的,却不足屈指之数。表妹佟佳氏,绝对是其中狠重要的一个。

三位皇后中,唯有她非为政治联姻、朝堂需要。

只是她病情甚笃,他想让她好起来而匆匆册封。可惜天不假年,终于还是让她早早撒手人寰,只留下让他好好照顾胤禛的遗言。

同想起这点胤禛苦涩勾唇:“荏苒二十几年,当年被皇额娘万千挂怀的儿子如今已经快近不惑,眼看着就要当玛法了。儿子还记得在姨母的帮助下,第一次做燕皮馄饨的时候,皇额娘嘴角的笑容有多开心、多得意……”

康熙二十八年至今,都快近三十个年头了。

说实话,就算康熙记忆中的表妹都有些眉眼模糊,记得不甚清晰了。

偏胤禛还能熟练回忆起她最喜欢的花色、最爱的吃食跟惯用的口头禅。带康熙穿过岁月的斑驳,回到那年富力强、妻贤妾美、父子和睦的美好年岁中。

让他唏嘘叹惋之间,对接下来的宴席抱以极大热情。

届时,胤禛不但亲自下厨做了燕皮馄炖,还精心烹制了凤育九雏、一鱼四吃等,再配上福晋乌拉那拉氏亲手所做的牛奶花卷。

康熙大快朵颐的同时,还追忆起自家皇玛嬷。

因此被弘旻百般安慰:“孙儿虽未有幸见过达妈妈,但也知道她是个古今少有的巾帼奇才。辅佐两代帝王,对咱们大清定鼎中原有不可磨灭贡献。若她老人家在天有灵,此刻必然特别欣慰地看着皇玛法,夸您干得委实不错呢。虽为守成,实同开创。”

要不说好人好在嘴上呢?

同样的一席话,弘旻说来,便格外入耳。

偏小少年还眉目如画,满脸真诚,不带丝毫夸张谄媚,字字句句都发自肺腑。

可不就赞得康熙龙心大悦,微笑着对乖孙儿招手吗?

弘旻赶紧上前,熟稔地给自家皇玛法揉肩。态度亲昵又自然,力道也特别适中。把康熙揉捏得舒舒服服,语气上自然更亲密随和:“朕若记得不错,你小子是康熙三十九年生,过了这个年也是十七的大小伙子了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