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词儿用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用典那叫个贴切稳妥。还绝不虚说浮夸,每句话都有详实的数据做支撑。
连淑宁瞧了都不禁夸:“不愧是额娘的好大儿,虽未经科举选才。但额娘瞧着,这文笔丝毫不弱于家里这状元、榜眼、探花郎,甚至犹有过之。”
虎威扶额:“额娘,儿子四岁就在无逸斋。不光是天下名儒,便今上都没少指点呢。”
写封文采斐然的折子,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么?
他之所以将阿玛额娘跟弟弟们都请过来,让他们一一过目自己的折子。主要是因为此事干系体大,一不小心就会被群臣攻讦,甚至连累阿玛。
结果阿玛跟弟弟们还没表态,额娘便先点头了:“交啊!为人臣子者,最重要的不就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么?你们读书人还讲究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既然发现了这么关乎朝廷与民生的巨大好处与隐藏在好处外的弊端,自然是想法子存好处、去积弊……”
再不能像梦中似的,再让皇上把亲手开的海禁关上。暂时解除了小烦恼,却在一片承平中,不经意间渐渐被全世界落下。
第214章 争相出征儿子愿随虎……冠勇侯一道出……
时移世易,世易时移。
最开始做预知梦的时候,淑宁只满心惶恐。
甚至还想着,有那么万万分之一的可能,某人承爵后,会觉得自己水涨船高,非她这个曾经包衣,托嫡姐鸿福得升旗籍的区区五品官之女所配得上。顺水推舟地同意退亲,让她远离那先甜后苦到无法言表的未来。
而现在,走过无数大风大浪之后,她甚至想着在有余力的时候,帮衬至亲一把。
顺便尝试着,用自己的影响,将大清推向更好的方向了。
若九龙夺嫡不那么激烈,她大外甥就不会像梦中那么极端吧?
不复海禁,就不会关上通往世界的大门,遮住眺望周围的眼睛。不至于外面已经轰轰烈烈,天翻地覆般的改变着,家里却还茫茫然不知。
那……
梦中最后半段关于大清的种种,就不会再发生了吧?
淑宁有些不确定地想着,抬眼就看到他们父子五个满是欣赏赞叹的眼神。
尤其某人,嘴巴咧得大大的,那叫一个骄傲:“可惜呀,现实里没有话本子中如留音石那般神奇的物件儿。否则,爷必然要把福晋刚刚那番话悉数录下来,放给所有嘲笑爷惧内的鼠辈听。用事实让他们知道,爷这不是惧内,是尊重、是爱重。爷家福晋聪明美貌,贤惠孝顺。生财有道,教子有方。种种说不尽的好处之外,还忧国忧民,才华横竖都溢……”
万千赞美之中,虎威跟三胞胎难得没憋笑也没啧啧啧。
还争着抢着,跟阿灵阿一道夸呢。
在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背景下,能用横渠四句来鼓励教导子女的女子可真太少了好么?
如此攸关阖家之事,没有半点犹豫迟疑,只有旗帜鲜明地支持。
光是这个态度,就让虎威心头微热,万千感慨:“好,儿子听额娘的。回头就把这折子再好生润色一二,仔细誊写,交给皇上。”
“只是,若事成,儿子怕是要远赴江南甚至海南,不能在二老膝下尽孝了。”
阿灵阿一巴掌拍过去:“滚滚滚,你才老呢!老子年富力强着,每日上朝当差的,半点不含糊。去年随扈塞外,还一箭射两狼,皇上都称爷为勇!”
“是是是。”虎威赶紧抱拳拱手:“儿子口拙,说错话了。阿玛您就大人有大量,别跟儿子一般计较。”
阿大人不说话,只给了他个轻蔑的白眼。
倒是虎圆、虎宵接连开口安慰,直道大哥尽管施为,毋以家中为念。有弟弟们在,自然能照应阖府妥帖。
虎团只挑眉,组建海军是好事儿,但谁说一定要大哥去呢?
太大材小用了。
他这个前前科武状元,如今的三品参将就可以轻松拿捏嘛。至于大哥么,自然得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去年皇上改师懿徳为甘肃提督的时候,就曾嘱咐过,拉藏汗年近六十,二子在外,宜防外患,善自为谋。
俨然料定了那边必有一乱。
若果如此,还能有谁比自家大哥更适合挂帅出征呢?
虎威哪里想着,自己这折子还未上,坏弟弟就已经惦着截胡了?好巧不巧的,次日,才刚刚上朝,甘肃提督师懿徳的八百里加急就先呈上来了。
言说四月初二日,哈密扎萨克达尔汗白克额敏咨言厄鲁特策妄阿拉布坦遣兵致其北境侵略五寨,三日又咨言贼兵于三月二十五日抵达哈密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