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次去摸鱼,大辣椒没阻拦,还将二虎子打发走,她只管坐在石板上看着我们摸鱼。”桐柱说。
“妈!我就怕大辣椒抢夺我们的战利品,一直用眼睛瞄着她,但是我们摸到鱼了她也没有过来。”
四柱虽小,心眼不少,生怕逮到鱼了大辣椒冲过来夺走。大辣椒没有过来干预,小小的他也觉得有些意外。
崔氏笑了笑道:“你林大娘那是知道了你们摸鱼是为了给妹妹熬鱼汤,所以才没管。”
崔氏用林大娘的称呼代替了大辣椒的称呼,完全是因为一袋米的缘故。
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村里有人给她家送来一袋米,崔氏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从此后她要善待每一个人,包括以前她不待见的大辣椒。
她觉得村里人都是好心人,别看大辣椒嘴不饶人,可看到福宝的可怜样子,不也是动了恻隐之心?
第13章 糟了
“谢谢哥!”
小可心拿过那个玻璃瓶子,调皮的朝着几个哥哥眨眨眼,对妈妈说道:“妈!别做鱼汤了好吗?我要看着它游水。”
她不想吃掉这条鱼了,她想将这条鱼放回河中。
现在自己身体好了起来,还有了空间,不能再吃小鱼了。
小鱼回到水中可以活命,还可以繁衍后代。
崔氏笑道:“好啊!铜柱你把鱼放到盆里,叫妹妹看着它游水。”
“好嘞!”铜柱拿来家中的脸盆,放上半盆水,然后将瓶子里的鱼放到水盆中。
小鱼儿在盆子里撒欢的游着,几个孩子蹲在水盆边高兴的看着。
崔氏将小炕桌放到炕上,乐颠颠的盛好了饭,呼唤孩子们过来吃饭。
随着崔氏的一声招呼,几个小哥哥瞬间就蹦上了炕,端起粥碗就吃了起来。
好久没有喝上这么稠的粥了,大家好开心。
小可心去厨房将焯好的人参叶子拿进来,还端进来半碗大酱。
笑吟吟道:“慢点吃哦!还有野菜呢!咱们蘸酱吃吧!”
“哪里搞到的?”崔氏问。
“门口发现的。妈!我尝过了,没有毒,可以吃。”
以前村里有人采到过毒野菜,吃了全身浮肿。
崔氏没认出来是什么野菜,说道:“这又是好心的婶子大娘给送过来的吧?以后铜柱不要去摸鱼了!不许再管林大娘叫大辣椒,林大娘是长辈,以后见面要称呼林大娘。”
吃过饭,崔氏往村西头走去。
柳翠芬双喜妈都住在村西头,如果碰见了,就问问那袋米是不是她们放在大门口的。
这么大的恩情,一定要搞清楚谁是恩人。
也是巧,她遇见了双喜妈。
“双喜妈!吃过饭啦?”崔氏热情打招呼,
双喜妈一怔,这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她想起大辣椒支的招,于是按照大辣椒出的主意回应道:“吃过了!吃过了!吃的蘑菇。崔嫂子,那蘑菇没有毒,真的没有毒。你看我吃完啥事没有!”
崔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轻轻摇了摇头。
双喜妈顿时脸冒汗。
这是还有芥蒂啊!分明是不相信。
赶紧解释,“崔嫂子!真是不好意思,家里啥也没有,赶巧我家双喜爸采来几个蘑菇,我挑最大的送给你,想叫你给福宝补补。我是和柳翠芬过去你家的,没想到你不在家,于是就将蘑菇交给了你家福宝。后来福宝追上我们说蘑菇是有毒的,提醒我们不要吃,可我们是认识蘑菇的,知道这蘑菇没有毒,于是晚饭就做吃了,啥事没有。真的,啥事没有。”
崔氏哪里知道这中间的过节,于是笑道:“福宝的话你们也信?她小孩子懂得什么?我还真不知道你们给我送了蘑菇。”
说完,她老朋友一般挽起双喜妈的胳膊,喜滋滋说道:“到底还是老姐妹呀!你俩是不是还送了一小袋高粱米?和我说实话,是不是还送了一小袋高粱米?”
双喜妈愣住了,继而摇头,“没有没有!高粱米不是我俩送的。家里哪有米啊!两年没收成了。”
“那是谁送的呢?”
崔氏想不出还能有谁送给她米。
双喜妈也是困惑,这年头谁能将20斤高粱米送人还不留名?
忽然茅塞顿开,拍了崔氏一掌,说道:“没准是福宝的亲生父母!他们怕女儿饿着,也感谢你们抚养了她,故而送来粮食,悄悄放在门口。”
崔氏脸色一沉,“不可能!绝不可能!他们如果有善心,就不会那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了,就不会遗弃这个孩子了!”
见崔氏反应强烈。脸都变色,双喜妈赶紧说:“也是,也是。崔嫂子不要去想了!管谁送的,有人送总比挨饿强!送来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