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嫔,也同样有儿子,自己对裕嫔的印象比对熹嫔不知好了多少倍。
抛开裕嫔性子好,不喜与人争斗这点不论,耿氏从前对她这个侧福晋礼敬有佳,这就让她对耿氏的印象挺好的了。
再加上弘昼对弘时同样也礼敬有佳,她对耿氏的印象就更好了些。
耿氏和钮祜禄氏的关系原本是没有多好的,可谁让她们一前一后生了孩子呢。
最开始是钮祜禄氏总往耿氏的院子里跑,耿氏对她爱搭不理的。
钮祜禄氏要真是自己来的,耿氏跟她说上几句话还能客客气气的把她送出去。
偏偏钮祜禄氏三回里总有一回会把弘历也带上,如此,才刚做额娘的耿氏就是再不愿意搭理钮祜禄氏,也不好动不动就把她给请出去了不是。
这一来二去的,她们的关系倒是愈发的好了。
她们的关系好,弘历和弘昼的关系自然也好,为着这个,她二人不知得了爷多少回赏了。
她从前也因着这种事得过爷不少的赏赐,现在嘛,皇上也赏东西下来,不过都是直接赏给小格格的,她这个生母是再没份的了。
至于弘时那个不争气的,别说给她挣些脸面了,他不给她惹事她就谢天谢地了。
齐妃是被人轻轻碰了一下手肘之后才回过神来的,她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连忙清了清嗓子,将目光挪到了刚进来的这二人身上。
这二人的表情可真有意思,她想着。
熹嫔虽然脸上是笑着的,可她的神情在说,她等都有点儿不耐烦了。
裕嫔的表情就更有意思了,她的脸上也是笑着的,不过她的神情在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
所以说性子好也有性子好的坏处,性子一好就容易对人心软,这一心软可不就被拉来充数了吗?
不过熹嫔这是什么意思,自个儿又没请她到这长春宫来,她来了,自个儿就是走了会儿神,她还不耐烦起来了。
她这是压根儿就没把她这个齐妃娘娘放在眼里呀,她一边让春杏给她二人上茶,一边想着。
第169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六十九天
齐妃只让春杏上茶, 却没开口请熹嫔和裕嫔坐, 是走还是留,就看熹嫔的脸皮够不够厚,再有就是她二人的关系是不是真有旁人口中说的那般好了。
事实证明,熹嫔的脸皮比她想的要厚多了, 春杏才刚退下去, 熹嫔就动了,她也不管这内殿里有多少人在瞧着她, 自顾自的就找了个把椅子坐下了。
裕嫔见熹嫔坐下了,就跟被人迎面泼了一盆子热水似的,先是被烫了一下, 等那阵热乎气过了, 又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齐妃见裕嫔的脸色乍青乍白的, 就知道要么是她二人的关系并没有旁人传得这么好, 要么就是熹嫔这一坐坐出了问题。
她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熹嫔,不过她打量的不是熹嫔这个人也不是她的穿着打扮, 而是熹嫔屁股底下坐着的那把椅子。
这把椅子自是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的,非得说它有何处特别, 那也只能是它被摆放的位置挺特别的。
她是长春宫主位, 自是有宝座的。倒也不用跟那些来长春宫拜访她的妃嫔们争一把椅子。
她不争, 别人却是争得厉害,眼下不就刚好有两位吗,齐妃腹诽着。
她们不仅要争那头一把椅子, 她们还要争左边的头一把椅子。
没办法, 谁让这个朝代是以左为尊呢, 做不了这长春宫里最尊贵的人, 做做第二尊贵的人还是使得的。
这也是她为何要将这为数不多的椅子分成左右两列摆放的原因, 毕竟是人都爱瞧个热闹,她也不能例外不是。
真正的知交早就被她请到暖阁里去坐着了,哪里还需跟旁人抢这么一把椅子呢,齐妃看着她二人,想着。
这回齐妃还真猜错了,裕嫔会有现在的反应并不是因为熹嫔坐了那把椅子,而是她们来长春宫之前商量好了,谁不坐那把椅子她们要说的事就由谁来提。
裕嫔本来是不想掺和到这件事里的,要不是熹嫔好姐姐长好姐姐短的叫她,她才不来呢。
熹嫔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什么事都得争个输赢,除了没被封妃这件事情,她还真是赢了不少回了。
她被人捧惯了,难免就有些飘飘然了,只要没人明火执仗的跟她对着干,她还真算得上是能沉得住气的了。
可那也是因为熹嫔是嫔,和她位份相同的人犯不着惹她,比她位份低的不敢惹她,一旦碰到比她位份高的妃嫔,她就乱了阵脚了。
人家齐妃娘娘还没拿话激她呢,就只是对她爱搭不理的,她就昏了头,忘了她之前都是怎么说的了。
自己来给她壮声势,行,自己还得来给她当说客,那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