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太久的原因,他分辨不出这是动物的骨头还是人骨,再一抬头是望不到边的黑暗,一时间他感受到的是这里的死寂,阴暗的让人感到压抑。
这时,从林海深处传来一声钟鸣。
汉斯瞳孔一缩,忽而转身往前走了几步。
又一声钟鸣声响起。
汉斯忽然笑了笑,这个地方总是藏着惊喜。没想到,在这样一片死寂中还有一处神迹。
钟鸣响了三声后停止了。
这钟鸣像是给身在黑暗中的人指明了方向。
汉斯兴奋不已,立即返回车中重新启动了车,寻着记忆里的钟声,朝着那个方向驶去。
山顶的钟塔上,一名穿着红袍头戴黄帽的僧人松开了钟椎,然后在两只黄狗的陪同下沿着山间小路往半山腰走去,期间一边吟诵着经文,一边趟过蜿蜒的小溪流,穿过黑暗无光的密林,紧接着顺着密林向下便能看见隐藏在深处金色的屋顶。
这一路上能听到僧人细碎的吟诵声,和两只黄狗嬉戏玩耍的吠声。
僧人走出密林推开眼前的小木门走了进去,在门被关上那刻,山里重归寂静。
僧人绕过红色的墙面,步入长廊,他抬手转动墙上的每一个转经筒,随后走上百阶石梯。
这时,从石梯上走下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僧。
这名年轻的僧人提着红袍急忙上前用依山语道:“您准备去哪?”
老僧活动筋骨笑道:“迎客去。”
老僧说完便往下走,年轻的僧人只好调头跟上老僧,“您说的是阿月古吗?”
老僧话锋一转,“山上的桃树结果了吗?”
“接了接了,但是个头不大。”
“是个好果便行了。”老僧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您又在说什么呢?”
“明日你就去山上摘几颗桃子来,取核做成串。”
“我吗?诶,您等等我。”
年轻的僧人加快脚步跟上老僧,“弟子愚钝,往年的手捻串都是您在弄,这次……”
老僧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他,“扎布,你来这里多久了?”
“二十年了。”
“那你从何而来?”
“您从未与我提过。”
“那你这些年可有想过?”
他顿了顿道:“离一切相诸,即名诸佛。”
老僧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边走下石阶边念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而不住相,即是离相……”
————————————
作者有话说:
文中“离一切相诸,即名诸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而不住相,即是离相……”摘自《金刚经》第十四品
第32章
汉斯用手扒拉开眼前的荒草, 然后杵着木棍往山上走,他抬手将帽子向上推了推,只见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密林。
他取下帽子停下脚歇息的同时左右望了望, 车已经开了快一天了,不仅未找到那个钟声响起的寺庙, 甚至有种仍在原地踏步的感觉。他想要到山顶去一探究竟,于是带着登山包徒步爬上了山,但谁知,这山像是爬不到尽头。
不知道为什么一进入山中, 机械罗盘的指针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汉斯猜想应该是磁场干扰, 但是是什么让磁场能量这么强却不得而知。
他休息了一会儿,重新背上包戴上帽子, 然后继续杵着拐杖往前走,走了有几步后发现地上出现了一具人骨,他心中一惊, 小心翼翼地扒拉开人骨一侧的荒草正准备继续往前走时, 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回头看着那具人骨,他发现人骨的是以匍匐的姿势在地上,并且手臂指向前方。
他顺着人骨手指的方向看去,随即他加快了脚步在不远处又发现了一具人骨,这两具人骨同样呈现匍匐的姿势,虽然无法分辨这两具人骨谁先死亡,但感觉上都有些年头了,而且覆盖在人骨上方的泥土里还长出了一些杂草和小花。
他们这是要去哪?
汉斯发出了疑问。很快他细想了一番, 该不会他们也是要去那座寺庙吧?
他回忆起自从进入南迦以来, 给他最大的冲击便是遇到了数不清的尸骨, 将整个林海推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如若不是那三声钟声引路,他甚至都会以为自己有去无回。
他重新调整双肩包的长度,这次他不再尝试着用罗盘找寻方向,而是决定杵着拐杖顺着这两具人骨所指的方向前行。
他顺着人骨继续往前走,眼前出现了一处热气腾腾的小瀑布,为了能到对面去,只有赤脚穿过去。
他踩上布满青苔的石头,小心翼翼地脱下鞋子挽起裤脚随后双脚放进了水中,下一秒他猛地抬起脚,他五官皱在一起,估摸着这水已经接近烧开了的水。
他看向瀑布对面的小路,并不打算铤而走险,他私下张望着,发现是可以从沿着瀑布一侧的石头翻过这个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