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松了一口气,收拢双腿,动了动酸痛的膝盖,一边走向玉甑一边道:“不练功不知道,原来扎马步都这样辛苦。”她往桌边轻轻一靠,替玉甑重新斟了一杯热茶,“案牍劳形,手头上的功夫永远都做不完了,你也休息片刻吧。”
玉甑微微笑,听话地放下书信,喝茶歇息。
十七拿出一个香囊递给他,托着腮帮子看他道:“前些日子青菖公主托我交给你的,我居然给忘了,现在交给你还不算迟,你看看还喜不喜欢?”
玉甑看看上头绣的蟒,蹙眉道:“她为何要绣一条蚯蚓在香囊上?”
“哈哈,这不是蚯蚓,这是蟒!”十七捧腹大笑,随后道,“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得收下,这可是公主的心意。”
“我不能收。”玉甑拿都不拿,“公主的心意难能可贵,只是浪费在我这种人身上实在可惜,就当我把她辜负了吧。”
玉甑这人真是牛皮灯笼,十七真是气得想掀开他的脑袋看看里头装了什么东西。她转过身去,“你不收下就自己还给她,别指望我当你们二人间的信鸽。”
玉甑静默,两人相对无言。然而随着一阵跌跌撞撞火急火燎的脚步声传来,那小太监闯进来跑到两人面前,因着急躁几乎是跪在地上,他有些喘不上气来,伸手指着一个方向沙哑道:“朝……朝月公主,皇上,皇上突发了急病,皇后娘娘轻您即刻前往乾清宫!”
“你说什么?”玉甑先比十七站起,单手扶住那摇摇欲坠的小太监一边往外走一边冷硬道,“把话说清楚了,皇上发了什么急病?”
第128章 暗藏慢毒
如此一来,二人便匆匆忙忙赶去乾清宫。一路上按小太监所言,邓大人连夜进宫亲奏皇上,钦、南、衡三州继发造反军群起而攻之,已经打到了两藩边界,晋王和周王正派兵应对,可造反军来势汹汹,怕势头不好。
玉甑眉头紧锁问小太监可知道造反原因,那小太监是侍奉皇上茶水的,刚好听见大人禀报的造反原因是因三个知州大人共同隐瞒夏日时疫,到了今冬病死了不少百姓,且朱朝常日战事纷起以致税赋太过,要是交不上税来,知州大人便对其使用鞭刑,除此以外坊间一直流传女子失踪的传闻,更是人心惶惶,迫使百姓造反了。
小太监把事情说完,这突如其来的造反似乎是提前种好的种子,趁朱朝毫无防备时破土而出,谁也无法料到的内乱,就在这平静中掀起了巨大波浪。
终于到了乾清宫,宫里头已经站了许多闻言前来的妃嫔,都急得六神无主。殿前守着的邵公公一看十七来了,赶紧行了礼开门迎她进去。她回头看了一眼与殿外邓大人谈事的玉甑,才迈步往内殿去。
此刻龙床边是皇后又是忧愁又是心急不安地坐着,龙床下有太医院之首的谢奋跪着把脉,只见他微敛眉心,十七就知道皇上的“急病”并不简单。
十七朝皇后请了安,皇后也无心拘礼,朝十七招手呼道:“你来看看皇上怎么了,不是你看过本宫总是不安心。”
“是。”十七半弯着腰把着皇上另一只手的脉细,目光对上谢奋一样奇怪的神色,便转头对皇后道,“还请娘娘先到殿外稍等片刻。”
皇后连连颔首,一步三回头地离去,整个殿里只剩下三人。皇上在昏厥中,自然不知他们说些什么,于是十七直接道:“说说你的看法吧。”
谢奋低头把皇上露出来的双手放回被中,缓慢道:“虽然脉象看起来是气急攻心引起的暂时晕厥,可细探之下总有隐隐不对之处……”他抬头迎上十七的视线,两人几乎异口同声道,“是慢毒。”
“呀,谢大人医术不差嘛,换了旁人不一定诊得出来。也真是奇怪了,杀人招数无数种,为何宫里人就喜欢下毒呢?”十七拍拍他的肩膀突然笑道,“别跪着了,我可受不起你的大礼。”
“皇上中毒,你似乎很开心。”谢奋嘴唇一弯,似笑非笑的模样,站起拂一拂衣裳方才认真道,“敢在皇上身上下毒的人也是谨慎,先前我替皇上把脉数次,竟一点中毒之象也把不出来,看来是毒性扎了根,才逐渐浮现罢了。”
十七连连点头,看向谢奋身后那厚厚的明黄色龙纹帐帘,像是不经意般问道:“那要如何回皇后呢?一般人可是诊不出来呀。”
谢奋一笑,低低道:“那微臣敢问神医朝月公主,您可是‘一般人’么?”
十七别有深意地望向谢奋,指着自己忽然笑了,“我呀,最是一般了,是一般得不能再一般的普通人。”
谢奋了然于心,转身道殿外回话,只留下一句——“那微臣也不过是一般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