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师古代破案手札(144)

按理说,此时凶手的目的,应该是直接离开现场。

但通往门口的路上,凶手中途一拐, 又步向了假山和溪流。

这已令人怀疑, 所以当时金吾卫搜查此处时下了更多的功夫。

假山被敲开敲碎,检查是否有中空藏尸的可能, 那池子里的血水也被打捞过数次。

没有发现异常。

而林姿所撞的那假石,上面“高山流水”之景却突然提醒了任阮,山腰宅院里那假山下的溪流池子, 应该也是活水才对。

死水忌讳, 而且也不利于大户院景的打理。

那么可疑的点来了, 除了假山之上那被撞后成喷射状的干涸黑色血痕,还有下面的溪流小池,为什么会成了一池发臭的猩黑死水?

这里既不是谋杀现场,也非碎尸现场,就算曾经有受害者挣扎至此,染红的血雪融化入池,也不至闷腐成这般模样。

进院时那股熏天的腥臭,基本都源于此池。

于是任阮想到了那个,一直如同蒸发了的第二位受害者。

这次吾十九重回现场,目的明确的搜查进行得更彻底,金吾卫们直接将池水彻底抽干了。

池水才抽到见底时,他就已经有了重大发现:那浅浅一层的血水里,漂浮着的一些块状絮状人体组织已经清晰可见。

这些沉淀在底的小残片,都是金吾卫在打捞时极难发现的。

再挖开底下淤泥,果然发现那其中的引水的小口正如任阮所猜测的那样,几乎被完全堵住了,血黑的淤泥里埋了大块的尸体。

“第二位受害者的尸体被埋入池子的部分,只有一个头和躯干。”

剩下的部分被和孜熙郡主的腹部肉一起,碎尸后出现在了福膳斋的冰桶里。

吾十九:“死者为男,经过筛查,其身上所穿的是萧府亲卫的服饰。”

众宾客始料未及,怎么萧府的亲卫也成了受害者?

萧俟面色沉沉。

像萧府这样底蕴深厚的簪缨世家,对于家中受宠的子弟都会给予专门的亲卫。虽然都属于萧府护卫,但各个少爷姑娘的亲卫,通常所穿的护卫服都会被自己的主子加以区分。

所以吾十九特意补充了一句:“是属于萧俟的亲卫。”

“死者的面部受损并不严重,经过调查,确认此人的确属于萧俟名下的亲卫,名唤凌岭。”

“几年前,萧俟名下的亲卫中有数名从萧家在从京都明面的视野里消失,凌岭就是其中之一,在衙察院深度调查后,发现这批亲卫被萧俟暗中调往了山腰宅院,监视和保护孜熙郡主。”

“经过我们的仵作尸检,在凌岭的腹中发现了一枚玉佩,是死者生前吞下的。”

吾十九高高捧起的证物盘上,一枚带血的鸳鸯同心如意佩在阳光下润润生辉。

“其上正反两面都有一个小小的刻字,正面为‘俟’,反面是‘熙’。”吾十九说,“此物应该在京都甚有名气,相信在场的大家都不陌生吧。”

恍然的声音四处皆起。

在场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枚玉佩来历的。

这段旧日少年人肆意爱恋的佳话,在如今的京都都人尽皆知。

数十年前在孜熙郡主及笄宴上,先太皇太后想为她最疼爱的小郡主择婿,被当时正外调远在粤州治水的萧俟知道。少年萧俟不顾暴怒的萧鸿远,连夜纵马赶回。

意气风发的美少年,千里走单骑,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小郡主的及笄宴上。

他连在场的帝王和皇后也不管不顾了,急匆匆地闯进来,将自己亲手雕刻许久的鸳鸯同心如意小心翼翼地奉上,多年的满腔爱意争先恐后又颠三倒四地从言语里冒出来。

教数时就能面不改色地舌战群儒的大才子,面对心爱的姑娘,众目睽睽下满脸通红,倾诉得词不达意。

他生怕小心呵护了那么多年的娇花,还不知道自己的心意,便被旁人捷足先登。

这对京都万众瞩目的青梅竹马,终于彼此确定心意。

那枚玉佩就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后来孜熙也亲手雕刻了一枚同样的玉佩送给萧俟,从此便挂在了萧俟腰间,再也没有离过身。

哪怕是和林姿成婚后。

“这一枚正是孜熙郡主雕刻的玉佩。”

“而萧俟雕刻送给孜熙郡主的那枚,正面是‘熙’,反面是‘俟’,我们在凶杀现场收集的一些珠宝碎片里,也发现了那枚玉佩的残片。”

萧俟本就阴沉的眼睛骤然怒目如电。

“而随着凌岭被牵扯出来的那一批萧府亲卫,衙察院也查到了他们的踪迹,并对其中部分人进行了紧急抓捕和审讯。”

其中大部分亲卫都只在山上进行守卫封路工作,日常能够靠近宅院送饭的只有寥寥几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