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后来呢?”方李氏弱弱的问道。
“后来,醒过来之后儿子就什么都记不得了,不记得名字,不记得爹娘,不记得临山村。”
“就这么到处乱逛,后来走到边关碰到人家招兵,儿子就去了。”
“儿子做了百夫长,千夫长,还娶了媳妇儿。”
“上个月出去打仗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想起来了。”
“儿子马不停蹄的就赶回来了。”
他说完,方李氏更加激动了,抱着他嚎啕大哭。
“我儿辛苦了,辛苦了!”
她都不敢想,儿子在边关那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打仗啊?那么危险的事,一着不慎人就没了。
儿子能升官,这些年肯定是没少上战场的。
她哭得停不下来,既哭方恒也哭自己。
方成从门口默默的退出去。
看到隔壁的方父也在抹眼泪。
他努力平息了自己,原来,原来二哥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里面哭够了。
方李氏掏出手帕把眼泪都擦干净了,才问道:“你媳妇来了吗?”
她隐隐约约记得晕倒前听到小儿子叫嫂子了。
“来了,我带她进来让娘看看。”
“娘,我媳妇儿可好了,要不是她教我识字我还做不了总旗呢。”
他提前给方李氏打了一个预防针,把钟情的优点和对他的助力都摆出来。
果然这一说。方李氏更加认真了些。
还想起床穿鞋子。
“娘,您躺着就行。”
怎么行!
方李氏还是起床穿戴好,然后坐在床边等钟情进来。
方恒看的好笑不已。
钟情就在厨房呢。
两步路人就被带进来了。
“娘!”
“哎!媳妇来这里挨着娘坐坐。”方李氏热情得很。
拉着她的手就把人拉到床边来。
“老二出去吧,让我们娘两个自己聊聊吧。”
她一直是一个和善人。
方恒也不担心她会欺负钟情,而且他也相信钟情不会被人欺负。
外面那么多人还等着他安排呢。
跟着来的四个士兵,还有他们夫妻晚上的住处也还没有着落。
把门槛上守着的方成拉走。
“村里,和咱们家亲近的有哪几家?”
“只有李大叔家。”
第136章 边关17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刚说到李大叔呢,他就推门进来了。
两个时隔五六年未见的忘年交就这么面对面了。
“方恒?!”
李大叔刚刚在门口听见了别人都说方家老二活着回来了。
还当了大官呢!
他就一路奔过来了。
这时见了人都有些不相信。
“叔!”
方恒急急迎上去。
“我都听小成说了,多谢你这些年的照顾。”
“嚯,你说这些干啥呢。当年要不是你救我,我坟头草都怕是有人高了。”
又看向院子里的人,提议道:“你们这回来了也没有地方住,这样啊,待会儿去我们家住。”
他前面打了一头大虎,修起了砖瓦房,房间够多,完全够住。
“方便吗?”
说实话,方恒也是这么想的。
“这有啥不方便的。”
“行,那我们先去大叔家住两天。”
这边也商议好了,方李氏才跟钟情携手出来。
“李兄弟来了?屋里坐。”方李氏招呼道。
“哎,嫂子。”
既然说好了过去李家住,而且现在时间也不算早了。
钟情把备好的礼物拿出来。
由方恒带着去李家去了。
他们今日还是住这边,四个士兵就带去李家吧。
李大婶早就有了准备,还听说方恒当了官。
兴奋得很。
李大叔一出门,她就带着八岁的闺女收拾房间去了。
方家老二一向和当家的关系好,这一次回来,总能让他家沾点光吧。
听着外面传来的吵闹声。
她赶紧拉着孩子们就出去了。
果然,方家老二一如既往的和当家的亲密,方家媳妇儿也大方得很。
一见面就给两个女儿一人一对银丁香。
李大婶喜得不得了,一对银丁香镇上卖八百文,两对呢!
快二两银子呢!
当然也不止如此,钟情还特意带过来两匹上好的布料。
等客套过后,李大婶收下布料,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最后,走的时候还把欠李家的银子都还了。
“老二和侄媳妇明日可得早些过来,婶子给你们做好吃的。”
李大婶送出来好远才这样说道。
“好嘞,婶子我们明早过来,婶子回去吧,不用送了,也不远。”
钟情跟她摆手。
看着人进屋了。
钟情才问:“相公刚才打听得怎么样了。”
他们这一趟既是送四个士兵过来的,也是来跟李大叔打听方家近几年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