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似是怕他不信,还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头,“下午秦姨给我盘的头发,全给他弄乱了,我自己盘了好几次,都没盘出那个效果。”
她的眼睛在夜色里亮亮的,湿漉漉的,像是受了委屈的小鹿,但还在对他笑。
就在气氛再次静下去之时,傅则奕忽然低声道了句:“过来。”
遇辞神色茫怔了一瞬,似是不确定,“嗯?”
他又柔声重复了遍:“过来。”
她顿了顿,才缓缓往前迈了几步。
距离拉近,他因坐着,视觉上便比她低了些。
傅则奕抬眸看了眼她微乱的头发,而后将视线缓缓移至她的双眸,唇动了动,轻声开口:“转过去。”
他的眼睛一如既往的明澈润亮,遇辞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的转过了身。
水榭外月影静谧,柔柔地照进来。
傅则奕看了遇辞的背影几秒,视线于她发间那支玉簪上停驻片刻,而后偏头看向手边石椅上的那方紫檀小盒子。
缓缓撑开手掌,将盒子拿了起来。
扣于指间看了几秒,轻轻捏住盒上的古铜色小锁扣,掀开了盒盖。
而后将里面那支青白玉的簪子拿了出来。
簪体碧润有光泽,样式简约,只在簪头处雕了株并蒂莲。
他缓缓站起了身。
遇辞感觉身后静了许久,在她准备转身时,忽然感觉一只手轻轻捏住了她发间的簪子,并将之缓缓抽了出来。
头发瞬间披散开来,她愣了一下,接着,就感觉一双手轻轻拢起了她的头发。
一番缠绕后,簪体再次插入发间。
第30章 盘发他的手法很轻,指尖穿插进发间,末了,还帮她将耳边的碎发轻轻别到了耳后。
温热的指腹带过耳边,遇辞心跳跟着慢了几拍。
水榭外植了片白牡丹,清香缭绕,月影于水面浮动,波光粼粼,投于书有“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榭内楹联上。
直至傅则奕收回手,遇辞都还能清晰感知脖颈处若有似无的触碰,像是小石子坠入水中,人已去,浪花尚在。
“好了。”他低声道。
遇辞顿了顿,才转过身,而后抬手摸了摸脑后的发髻,样式很规整,比她自己盘得还细致些。
想起先前他也帮他辫过头发,她顿了顿,抬眸看向他,可在触碰到他于夜色中润亮的眼眸后,到了嘴边的话倏地停在了口中。
傅则奕静静看了她半晌,嘴角浅浅扬起,“幼时见我父亲替母亲盘过发,次数多,便记得了。”
他知道她想问什么。
遇辞有一瞬像是被戳破心思后的羞窘,眼神也跟着闪躲了一下。
在此之前,她一直觉得,他应该是有过心仪的女孩子的。
为之描眉盘发,挑脂选粉,实在是太像他会做的事情了。
就在这种窘迫感越来越强烈,她不知该如何接他的话时,忽然听见一声很轻很轻的笑声。
她茫然的愣了一下,再次抬眸看去。
古灯浅照,月色温柔,他的嘴角微微漾开,拓开两弯柔和的弧度,面部神情很放松,像是与天上月融为了一体。
“小叔,你——笑什么?”她眨了眨眼睛。
须臾,傅则奕缓缓收敛了嘴角的弧度,笑意清浅地叫了声她的名字:“遇辞。”
她乖乖地应答:“嗯。”
他的眼眸又定定看了她少顷,才缓缓开口:“明日,不要叫我小叔。”
遇辞愣了一瞬,不解,“为什么?”
明天是老太太的生辰当日,宾客还会比今天多些,遇家一些比较亲近的小辈也会来。
她要是当着二叔的面无礼,明晚宗祠的烛火就该为她长明一夜了。
他稍稍移开目光,神色忖度了片刻,才继续看向她,“不要叫就是了,抑或——”他顿了一瞬,眸光微亮,“叫我的名字。”
遇辞心头像是被一只小木槌轻轻敲了一下。
叫他的名字。
上次他这般说是两家退婚那日,那时她没能叫出口。
紧贴的唇瓣动了动,像是有千斤重,如今她还是叫不出口。
夜色静谧,傅则奕注视了她片刻,终是没强求,低声道:“不要叫小叔就行了,明日迎宾客时你同我一起去。”
遇辞点了点头。
就算放在平日,她也是随他一起迎送客的。
傅则奕弯了弯唇,正欲抬脚走出水榭,遇辞却忽然指了指不远处水榭廊柱上挂着的楹联。
“小叔,我一直觉得你应该过那样的生活。”
欢言酌春酒。
好风与之俱。
随性隐逸,了无牵挂。
傅则奕顿了顿,偏眸看去。
楹联上的墨迹出自老太爷之手,苍劲洒脱。
诗句取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一》,老太爷生前最喜欢的一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