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周建安没说二话,连忙去吃午饭。
宋青青就看到周母跟打仗似的,留些下饭菜后,用竹篮子将饭菜都装好,用扁担挑着下田。
“妈,我来挑。”周建安拦下准备挑饭的周母。
周母也没意见,她虽然做惯了农活,力气上却也完全比不过周建安。
“宝枝还在楼上,青青你在家帮着看着点。”
周母出门前,还不忘交代一句。
如果宋青青不在家,周母就得背着周宝枝,挑着饭菜一起去田里。
“知道了。”
“快走,时间都晚了。”周母催促周建安。
周建安弯腰挑起扁担就垮出家门。
宋青青见家里又剩下她和小竹叶,不免长长的叹了口气。
“哇……”周母和周建安前脚出门,没过片刻,楼上睡觉的周宝枝就发出了哭声。
宋青青头大不已,将小竹叶小心的放到房间的床上,然后连忙上楼。
“宝枝,我是婶婶,不哭了啊!”楼上,宋青青小心的推开房门,看到了在床上哭着爬的周宝枝。
“妈……”周宝枝快周岁了,也会喊人,就是喊得不清晰。
“我是婶婶。”宋青青上前将周宝枝抱起来。
周家的孩子都挺乖的,哪怕是周宝枝,前脚在哭闹,看到宋青青时立刻就不哭了。
“妈……”周宝枝泪眼朦胧的抓着宋青青的衣服。
宋青青耐心哄她,抱着她去了自己的角房,将她和小竹叶放到一起。
周宝枝对小竹叶似乎很好奇,爬到小竹叶旁边。
“呃呃……”周宝枝坐着用小手指小竹叶,冲着宋青青呃呃两声,像是在询问。
“这是妹妹。”宋青青笑,将床上的枕头和被子堆到床边缘,防止周宝枝爬下床。
角房的床是贴着墙壁的,所以堵住床沿就好。
“乖乖的,婶婶去给你弄米糊糊吃。”宋青青叮嘱着,转身出了角房。
周宝枝很乖,也没故意去弄睡着的小竹叶,宋青青转身出角房后,她就在床上爬,爬几步坐着吃自己的手指头。
宋青青在厨房弄米糊糊时,心都提着,担心房间里的两个孩子。
以前的她不懂,这会儿却理解了那些不错眼时刻都盯着孩子的妈妈有多辛苦。
实在是也不愿意时时刻刻守着,可一旦孩子离开视线之外,就忍不住的担心呐。
米糊糊不难弄也简单,等宋青青弄好米糊糊回到房间时,周宝枝看到她还笑了,露出几个米白色的牙,可爱得紧。
“来,吃米糊糊。”宋青青拿着勺子喂她。
周宝枝可能是饿了,宋青青喂她,她就张嘴吃,自己吃完还不忘记冲着小竹叶啊啊两声,好像再说,也给妹妹吃点。
“她还小,只能喝奶。”宋青青好笑不已。
也不知道周宝枝听没听懂,反正后面乖乖的把一碗米糊糊吃完了。
小竹叶在周宝枝吃饱后睡醒,小小奶娃特别的贴心,也让宋青青松了好大一口气。
周母在下午三点左右,挑着篮子里的饭碗和空饭盒回来。
回来后也没歇着,马不停蹄的杀鸡炖汤,又翻了翻稻谷,再去挑水洗衣服。
而到了傍晚五点多,周家的人才回来,周建城拉着木板车,其他人在后面帮着推,木板车上堆了好几麻袋的稻谷。
“将稻谷先堆到棚子里,明天晒。”周母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几个儿子各扛了一大麻袋的稻谷进来,就擦着手过去帮忙。
嘭嘭嘭,装了稻谷的麻袋很重,放下来时也发出了声响。
“五弟妹也回来了。”李春芳拿着遮阳帽扇着风走进来。
“妈……”周宝枝睡醒了,正坐在堂屋地上玩儿,看到李春芳就喊人。
“哎。”李春芳没等宋青青回话,心思就被女儿周宝枝给喊走了。
“小婶婶。”周小月和周小草也回来了,两人手里还拿着生稻草的杆子玩。
“回来了,累不累。”宋青青冲她们点头。
周小草虽然有些日子没看到宋青青,但小姑娘还是挺亲她的,拿着生稻草跑来。
“小婶婶你会做哨子吗?”周小草自己不会,但她想要,便抓了把生稻草回家。
“哨子?小婶婶不会。”宋青青摇摇头。
她是知道周小草说的稻草哨子的,农村里头有不少人能用生稻草杆做乐器,吹出各种有趣的声儿。
“啊……”周小草脸上都是不敢置信。
似乎没想到小婶婶也不会,啊的一声别提多失落。
周建安几个兄弟动作麻利,来回几趟,将木板车上的稻谷扛到院子的棚子下面。
周建安抗完稻谷回来时,正好听到对话:“小叔叔给你做。”
“好。”周小草顿时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