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涛怕晚点收茶叶的茶贩子走了,便想着先把茶叶卖掉。
“好。”宋父点点头。
宋文涛在家里用自家的老称头,连箩筐一起过称,心里大概有数后便背着茶叶出门。
宋青青先头吃了一大碗蛇肉,肚子很饱,哪怕宋母做了一桌子的饭菜,她也吃不下多少。
“快吃,多吃点。”宋母接过带孩子的任务,一个劲儿的催促宋青青多吃。
“小姑姑吃。”宋志学坐在饭桌上,小孩胃口极好,吃完一小碗蛇肉,现在又在努力干饭,还不忘招呼宋青青。
果然只有小饭桶才能长得如此圆润。
“嗯。”宋青青也确实比在周家时多吃不少。
在周家时,吃饭的时候小竹叶若没睡着,几乎都是宋青青和周建安抱着的,其他人基本不会搭手。
周建安偶尔抱的时间久点,周父周母还会有些不满,因此大多数都是宋青青自己抱。
事实证明,这世界上所有的爹妈只会心疼自己的孩子。
宋父宋母就完全舍不得自己闺女抱着孩子吃饭。
“建安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宋母抱着小竹叶轻轻摇晃,想起女婿便随口问一句。
“他去榕城办事了。”不想宋父宋母担心,宋青青就只说周建安去榕城。
“去榕城?跑那么远?”宋母皱眉。
宋母属于一辈子没出过县城的人,她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
“嗯,他去办点事情很快就回来,等他回来,我和他准备去县城做点小生意。”宋青青没隐瞒开店的想法。
她是肯定要离开白云乡的,回来宋家,自然也得铺垫铺垫。
宋父宋母彼此对视一眼,宋母随即谨慎开口:“怎么突然想着要做小生意?是不是你那家婆为难你了?”
周家三个儿媳妇都生闺女,这事早就传扬开了。
许多人念念叨叨的猜测,说什么的都有,宋父宋母作为亲家,偶尔也会听到一些闲言碎语的。
毕竟计划生育执行后,乡下地方,没能生儿子的人家就像是犯罪似的被人笑话。
“没有。”宋青青摇头:“我就是舍不得小竹叶在乡下长大。”
小家伙是书里的美艳女配,没道理一辈子呆在穷乡僻壤的地方,宋青青自己也想把日子过好一些。
没有穿书了,就安安分分在家里洗衣做饭喂猪带孩子的道理。
就算她无法像其他穿书人一般,借机遇混得风生水起,可同样是人,再差也得混个不愁吃穿。
否则也太对不起这穿书的坎坷命运了。
“唉,当妈的都为孩子着想,嫂子我理解你。”钱云吃着晚饭闻言接话。
宋父宋母顿时神情略微有些不自然。
宋青青转头将视线移到大嫂钱云身上。
“我也想带小龙去县城生活,就是爸妈没同意。”钱云有些无奈摊手。
“?”宋青青抿抿唇。
“我前些日子带小龙回娘家,那边有个算命瞎子算得特别准,他说小龙八字好,得去大一点的地方生活,以后才会有大出息。”钱云坐在饭桌上吃,顺手给宋志学夹点菜。
“小龙是我们的孙子,我们自然也希望他好。也不是不同意,就是怕你们年轻人不懂事,光想着去县城生活,却也没个成算。这去了县城住要花钱,每天吃喝还得花钱呢!”宋母解释一句。
儿媳妇想去县城过日子,她是没意见的,虽然很舍不得孙子,可她也知道为孙儿好。
但钱云就想去县城找地方住下来,其他一问三不知道,这如何能答应。
“等住县城去了,自然会想法子做工赚钱的,我妹就嫁在县城,她说县城筷子厂招工,我想和文涛去试试,总比呆在家里种田要有出息。”钱云语气笃定。
“……”宋母抱着小竹叶沉默。
宋父没有那么古板,也想得较为长远。
“你们夫妻既然心里有成算,那去就是,我们做大人的总不好扯你们年轻人的后腿。”宋父发话:“家里这边,我们两个老的也能动弹,不用你们操心。”
宋父话才说完,恰好出去卖茶叶的宋文涛也回来了,他踏进堂屋便听了一耳朵。
“真的?”钱云表情欣喜不已。
“去县城的事情不急,等过些日子再说。”宋文涛说着坐下吃起饭来。
“怎么就过些日子再说了?”钱云不乐意。
她在乡下呆得够够的,想去县城厂里做工赚钱。
“你不是说去县城是为了让小龙上学,小龙现在不是还小,急什么?”宋文涛反问。
柳叶村没学校,孩子上学得去白云乡小学就读,来回路远不太方便。
钱云和宋文涛肯定得为了孩子上学住到白云乡去,钱云想着索性都要租房子住,不如去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