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命为凰(370)

作者:赠花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爷,这几日北阳城民声哀怨,都在说老臣无能,不能为百姓们救人。”

说到此处,刘太守无奈至极,“可是老臣派出去的人,都被大雪挡住了去路,进屋的人就再也没能出来。”

他派出去多少人就折进去多少人,以至于他没敢再派人,只好让人安抚百姓。

可这些安抚并没有起到明显作用,反倒是有些人怨怪起刘太守来。

“来了一个太守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任由我们这些老百姓受灾,进去的人一个都没能出来,我看都是去送死的。”

“就是就是,我那邻居家的儿子,本来是在守城营里当差,没想到一去不复返,我隔壁的婆婆都已经晕过去好几回了,就怕自己的大儿子没能回来。”

“真是太可怜了。”

开始有人在背地里骂起刘太守,觉得他与前县令一样,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敢让手下的人去冒险,自己从来都是躲在县衙里面不敢出来。

“依我看呐,这刘太守还不如不来,来了之后我们死的人更多了。”

“他这是雷声大雨点小,来时阵仗搞得那么大,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满心期待,可这都过去多久了,我可怜的哥哥还被困山中,也不知道有没有命活着出来,看我成亲...”

这些言论,刘太守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心寒。

他当官几十载,一辈子都在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而努力,做好百姓父母官,让他手底下的老百姓能够平安,过上好日子。

可这北阳城的老百姓将他骂的不堪入耳,甚至有人扬言,要将他赶出去。

“刘大人。”

穆烨清的声音传来,彻底将刘太守的思绪拉回:“王爷,此次可带了赈灾粮来?”

受灾最需要的就是赈灾粮。

生活在北边,本就天气寒冷,庄稼不易存活。如今下大雪,更是将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庄稼压死了,老百姓家中无存粮,已经饿死好些人了。

“赈灾粮还没到,我们是专程快马加鞭赶过来的,在路上就已经收到消息,赈灾粮最快明日就能赶到。”

刘太守面上一喜,捏紧了手上的暖炉,只觉外头吹进来的风都是暖呼呼的。

“王爷,此次有您的看来,这次灾情肯定能够快速缓解。”

想起在青霄城,穆烨清的那些手段,刘太守忍不住正了正自己的身子,姿势摆正了些。

“这次我带了一万人前来赈灾,原本皇兄派遣了宣武老将军,却在出京城之后遭遇了刺杀,受了重伤。”

穆烨清没有将宣武老将军的事情瞒了下来,他这是在解释为何朝廷派来支援的人那么慢。

“宣武老将军可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将军啊。”

刘太守虽远在青霄城这么多年,并不是没有听到宣武老将军的威名。

要说这穆烨清乃是少年将军,那宣武老将军年轻的时候也是威风凛凛,年仅十五就随军出征,战无不胜,一家子都是忠烈武将。

其父亲死在战场,以身殉国,其子更是在外驻军,守国门。

刘太守是打心底佩服的:“到底是什么人刺杀了宣武老将军,王爷可曾查出来了?”

“不曾。”穆烨清摇摇头,“我出来时,宣武老将军还在昏迷当中,不过皇兄已经让大理寺接手了。”

二人一直聊到县衙,还在商讨赈灾方案。

入了府衙书房,刘太守让人上了热茶,请穆烨清上座。

“王爷,要不要派人将您已经到达北阳城的消息散播出去,好安安百姓的心。”

“刘大人是怕百姓们惶惶不安,不愿意再听从大人的话?”

穆烨清这句与其说是反问,不如说是在阐述事实。

“不错。”刘太守点了点头,“这些日子我无所作为,更是害得驻军们进去一个没一个,让老百姓们惶恐不安,下官想着王爷名声在外,必能安定民心。”

“暂且先不张扬出去。”穆烨清却有着自己的顾虑:“刘大人,这短短几日,这些百姓的言论转了方向,转而言语针对起你这个父母官,你没发现奇怪之处?”

穆烨清的话,让刘太守位置一愣。

“王爷您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煽动言论,故意将矛头对准乐下官。”

下人端上热茶,上了一叠糕点。

“王爷一路赶路辛苦,想必路上也没能吃好,王爷且先吃点糕点垫垫肚子,下官已经命人备晚膳了。”

谈论正事之时,穆烨清并不喜欢吃糕点,他只端着茶喝了一口。

口中苦涩难耐,回味更是苦不堪言。

穆烨清眉头一皱,这茶可没有在京城的好喝啊。

放下手中茶盏,穆烨清再无心思喝茶。

或许是在京城待久了,喝惯了回味甘甜的茶水,他并不喜欢这苦味的茶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