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们想参与,是不可能的,不仅扰乱我的卖家那边的进展计划,也打乱我的计划。”
“你想发展,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不行,现在,我急需钱。”
“要是你们不管不顾直接就种,一旦发现,我会上报给县里的。”
“县里要的不是平头并进,要的是典型。”
老村长泄气,“我明白了。”
李正国这才抬头,“老村长,你明白什么了?库山里在最里面,只要发展起来,前面四个村子就容易多了。”
“我是不给你们用新乡道,不过是暂时的,等县里全力发展这边了,新乡道就是共同的了。”
“所以,你们只看到我自私了,可我做的这些,都在给你们铺好了前路。”
“就像五里坡弯,等我改造好了,你们汪洱村是第一受益者。以后的受益还会更多。”
“你相信我,再等等,要是乱了我的计划,我可就向县里提议,新乡道永远归库山里了。”
老村长的眼睛立刻恢复了光彩,“真的?新乡道会归国家?”
“肯定的,谁敢霸占国家资源?我就是想逼迫你们四个村子别乱动,别乱插手。”
老村长点头,“我知道了,我等着跟着你们喝汤。”
李正国不放心,“你还要注意你们村的村民们。等西瓜熟了,我让你尝尝,你就明白我为什么敢了。”
“好好。”
……
修路比修桥快,何况修桥的同时还要拉直河道。
边整路基,边摊铺混凝土。
五里坡弯处,请了镇上的民工来凿山体。
山体没凿出来,就从五里坡弯下,向镇里铺去。
等五里坡弯的山体凿好了,路面的铺设,又从镇头转回来了。
因为水泥路面太宽,要一半一半地铺。
等五里坡弯的一半铺好了,修路工程被迫停了。
因为西瓜成熟了,要开始运瓜了。
铺好的路面还不能上车,仍然走旧乡道,五里坡弯就不太好走了。
老村长看着大卡车的爬坡,跟着担心,“我们有拖拉机,用拖拉机拉出来。”
李正国同意,最多坚持一个月,水泥路面就能走了。
汪洱村的村民跟着从库山里搬运西瓜过库河,又跟着到五里坡弯下搬运上大卡车。
看着紧张又有序的汪洱村民,李正国羡慕老村长,“你们村的村民好管理。”
老村长笑眯了眼,“还不都是因为有钱吗?不给钱试试?个个像祖宗似的,要请、要做思想工作。”
“您这话不对,钱,本来就是动力。”
“是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哈哈哈。”
老村长是开心的,这三个月,每户都挣了两百多块钱。
修桥那里,虽然还在继续着,可是桥墩刚浇筑好,需要时间凝固,村民被放假了。
放假没工钱拿了,这里有活干,可不就积极了吗?
不过,这活也就个把月,而且是一块钱一天,这也比闲着要好很多。
……
一个月后,水泥路面能上车了,五里坡弯到库山里之间的一半路面继续摊铺。
库河桥开始铺设桥跨结构。
西瓜的运输不断,李正国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第375章 完工
李母把七个娃儿赶去了四合院过暑假,专心给儿子儿媳们做三顿饭。
因为田静也忙起来了,今年西瓜苗和蔬菜苗一起培育。
不仅是儿童种植队需要蔬菜苗,那些没轮到种西瓜的大棚,也先种蔬菜。
可村里又没有再盖育苗房,她就带着育苗组的组员,给育苗房做了多层的层板,合理利用了空间。
已经是正式工的张石头,抱着大棚的排班记录本,每天巡查一遍一千多个温室大棚的种植品种是对还是不对。
蔬菜出了岔子不怕,西瓜绝对不能出岔子,否则中间会断了上市时间的。
张父看着大孙子那匆忙的背影,对媳妇说:“问问李敏什么时候去看芳草,带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的教育错了,石头的变化很大,比他爹强。”
张母同意,只是,“不知道李敏愿不愿意带我们去。不知道儿媳同不同意。”
张父瞪了媳妇一眼,“要她同意做什么?那天要不是她拦着,石头能挨他爹揍吗?我们能被开除今年的资格吗?”
“你以为只是分不到今年的一万多块吗?比别人少了一万,那个大计划里,就永远比别人少了股份。”
“对啊。”
张母一拍巴掌,“不行不行,我们跟石头和砖头好好谈谈,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把钱借出来,做明年的征收钱。”
张父摇头,“那也不够,还差一半呢。算了,别算计石头和砖头的了,你看看他们身上的干劲,他们有他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