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说了那么多,还是想不出到底是什么样子,只等着看一眼,涨涨见识。
他们紧张的守在岸边,看着大船一点点靠近。
县府中消息早就传开了,说户部尚书沈大人要回乡祭祖,他们中还有不少人记得那个传奇一般的小秀才,鹿洞书院的得意门生,如今鹿洞书院依然屹立,他便像一个传奇一般要归来了。
大家知道了消息,便翘首等着,如今听见大船靠近了的消息,附近的人便纷纷聚拢了过来。
“是那个吗?好大的船,瞧着木头都是好木头,做得真漂亮!”
“别人哪里坐得起这样的船!肯定就是了。”
话一传开,涌上来的人便更多了,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船,看看船上能不能看见人影。
上京来的人是什么样子?什么打扮?他们可从没见过,等着看这个热闹,心里又满是想要看一看沈大人的仰慕感。
人拥挤得太多了,县令带着人马来了这边,见人都挤着,便叫府衙的人把人向两边驱开。
“让开让开,县令大人来了!”
“将中间的路让出来,车马要从这里经过!”
“让开!都让开!再挤挤攘攘的便驱打了!”
听见府衙的人几次警告,人群终于向两边散去,将中间让出一条大道来。
县令让府衙的人维持好秩序,急忙的走到渡口边,见那船就近在咫尺,马上就要靠岸了,心里松了一口气。
赶上了。
他们在岸边等候了大约两三分钟,船便正式靠了岸,木板桥搭下来,船上的人开始开始聚集在甲板上。
夏荷在甲板上,听见下面传来一阵阵的喧哗,哇哇的叫着,看了一眼过去,因她出身在州府,虽然身份低,但一直都是在大户人家里待着的,还是第一次来县府这种地方,见大家都十分热情的模样,都在等着见沈大人。
众人见甲板上出现的人,一阵惊叹:“是哪家的小姐?是沈大人的夫人吗?你瞧那打扮?”
“是林飘吗?那个是林飘吗?”
见过林飘的人连忙反驳:“别瞎认,那不是林飘!估计是哪家是小姐吧,可能是他们认识的人。”
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林飘和沈鸿走出船舱站上甲板,听着下面一阵一阵的惊呼赞叹,就是一阵头皮发麻,上一次这种恐怖的体验还是在上一次。
沈鸿考中的时候已经被围观得很严重了,感觉现在变得更严重了。
幸好这次有人护送,有侍从在身边,不然林飘真怕自己被挤成纸片。
第196章
众人陆陆续续下了船,县令大人在下面看着他们走下来,心情那叫一个激动,要知道除了鹿洞书院的院长,现在出现的沈鸿和李灵岳就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官了。
还是京官!
这要是处好了,接待好了,方方面面把事办得不错,得了一两眼青睐,那以后岂不是平步青云。
他急忙迎上去,快步走到岸边:“沈大人!李大人!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快,快,快下来歇一歇,上房都已经备好了,还请不要嫌弃咱们小地方简陋就好。”
二狗这种场面见多了,脑筋都不需要转,张口的速度如同条件反射:“哪里哪里,故乡水土最养人,这才是最好的地方。”
县令一阵欢笑,仿佛二狗说了多有趣的话一样,几人迅速进入谈笑的状态。
马车就在外面等着,备了一长串,沈鸿见马车上铺了新的锦缎,略看了一眼便道:“不用马车,故乡水土多年未见,路上走一走吧。”
之前他们在裕州的时候虽然也极其奢华,但本就有二婶子和二柱的事在里面,不管是迎上级还是迎亲家,该有的场面都得有,该给的情面也都得给,但沈鸿和如今这个县令并没有情分,并不吃他这一套。
见他如此说,县令觑了觑他的神色,见他神色温和也并不像是有不满的样子,也不敢多劝,便笑着点头:“好啊,走一走好,走一走好,只是这附近的人太多了,免得挤着大人,我叫人去把他们驱赶开。”
沈鸿看向他:“便请他们往街两旁站一些,中间留一条能行走的道出来就好,倒也不用驱赶,路本就是大家的,没有我走了别人就不能走的道理。”
县令笑着连连点头,吩咐下去让人开路,让府衙的人劝诫大家向两边站开,不要向中间拥挤。
林飘在一旁看这个县令的架势,感觉比玉娘的爹差了不少一点半点,玉娘的爹虽然状态也挺混子的,但毕竟是文艺批,内心比较柔软,对百姓也十分爱惜,如果是玉娘的爹见着这种场面,大概要吟诗一首,热泪感慨一下百姓的爱戴,把场面弄得十分热络,而不是想要把人全都驱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