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自团聚,热乎劲是最烧得旺的时候,在各自的家里炊饭团聚,欢欢喜喜。
他们出发前本就商量好了,在乡里住上个三天顶天了,毕竟县府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打理,州府那边还有两个人在等着他们,他们也不能无限度的耽误下去。
打算的是今日抵达,中午和下午把该见的人都见了,该做的人情都做了,该送的东西送出去,明天早上大家一起去上坟,然后各找各祖宗报喜,之后收个尾,和家里把他们对未来的打算说清楚,看能不能成,一系列完成之后,他们就可以准备回程了。
二婶子和沈鸿都是孤零零的,两人凑在一起做一家,用了些铜板和附近的邻居换了些油盐粮食之类的东西,在和有养鸡的人家买了两只鸡,就这样先把日子过了起来。
院子里因为大盛他们在,平时总要烧水喝,柴禾倒是备得足足的,再加上他们带回来的东西,炖上一锅鸡汤,放上些吃食,煮上米饭,鸡汤泡饭,倒也是鲜香暖胃的一餐。
然后便是见人,不断的见人,见了长辈要送礼,见了晚辈要给几个铜板,林飘不是很理得清关系,二婶子就在旁边提点着他。
“那个也是沈家的亲戚,她不姓沈,但是她娘是和那边的沈家是一支里面的你知道吧。”
不知道……
林飘什么都不知道,浑浑噩噩的把东西全都送了出去,好话说了一箩筐,听了两箩筐,没有尽头一样熬了一整天,一直到天彻底黑下来才消停。
林飘瘫倒在堂屋的椅子上:“天啊,真累啊,难怪有钱人一定要有奴仆,丫鬟,管家,里里外外都要叫别人来打理,这真不是一个人能打理得清楚的,我人都记不住!”
二婶子也坐在旁边休息:“你是才嫁进来没多久,没住多久就搬出去了,记不住也正常,你要像我住在这里这么久,就会觉得,其实里里外外也就那么些人,没几个新鲜的。”
林飘点点头:“幸好二婶子你认识,不然我可弄不清楚这事了。”
两人歇下来,情绪终于平复了不少,开始有闲心思考起别人来。
“不知道二狗娟儿小月她们在家里情况怎么样?”
第119章
林飘想了想:“大约快活着呢,也好久没见家里的爹娘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爹娘肯定心肝似的爱着呢。”
二婶子忍不住笑:“那肯定是,这么久没见了,哪有不爱的道理,但还有一件事却是不好说,她们既然想往外走,家里的爹娘却还在这里,要是把这事说了,就不知道他们爹娘要怎么说了。”
林飘叹了一口气:“反正也总得说的,这也没什么办法,看他们能如何吧。”
离家发展这事本来对一些家庭中的父母来说就比较难答应下来,只能说先做好准备,实在不行再看有没有别的法子。
林飘和二婶子坐在院子里聊了一会,说起村子里的变化,其实也没什么变化,就是树变得更粗更茂盛了,当初还没谈婚论嫁的少年少女,现在有不少都已经在带孩子里,村子里跑来跑去的小孩看着也比较陌生,不像以前,他们出门随便提溜一个小孩,大概都知道是哪家的。
“也不知道秋叔走亲戚走得怎么样了,说是有好几家大伯姨妈什么的,都要拿着吃的和白糖去拜见一下,然后同他们说自己要去远处了。”
这就是乡村里最常见的人情世故了,哪怕是平时没什么关系往来的长辈,这个时候都要去送点东西告知一声,然后送上一点银钱意思意思,意为以后人不在你老身边了,但先给你点钱,就当我孝顺你了。
二婶子摇摇头:“你秋叔那边的亲戚可没什么好东西,主要是郑秋前些年太好欺负了,所以那些人自己混得不怎么样,但对上郑秋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他那边肯定烦着呢,不过他现在长了点脾气,也不是那么好欺负了,大壮又是个理得清事情的,去应付一圈肯定没什么问题。”
林飘点点头,两人又在壶里添了点热水。
“这茶是不是有点淡了?再加一撮茶叶下去吧。”
林飘摇头:“这天都黑了,再加茶叶夜里就睡不着了,就这样喝着吧,有点味道就行,咱俩说话润润嘴皮而已。”
“也是。”
林飘这边正闲适的喝着茶,大沈家却是气氛凝重又躁动。
凝重于沈鸿突然中了举人,他年纪轻轻就有了这样的功名,这种压迫感直接压在了大沈家的年轻一代上,躁动则是因为,他们想攀这个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