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想到自己被赶鸭子上架, 被组建了微服考察团离京, 这个聪明绝顶的主意就是老爹提议的。
此次八姑姑福清公主作为特邀嘉宾来竞赛现场压阵,是人尽其用, 不论男女了。
他推测派福清公主来此的原因至少有三点。
如果让藩王来, 未免会让竞赛活动过于正式。
另外, 年底特招没有性别限制。福清公主出席镇场, 就是表达了有才华的女性亦可被特考选中的风向。
至于为何是福清公主,而不是其他公主?
因为其生母郑安妃去世多年。郑安妃仅生一女, 而福清公主没有同母兄弟, 避免了结党之嫌。
六年前, 福清公主嫁给了凤翔侯之子张麟。
凤翔侯张龙是陪着洪武帝一起打天下的名将。如今年事已高, 卸下军务, 在家安享晚年。
张龙作为在洪武帝手下「安享晚年」的功勋武将, 没有被牵扯砍头砍一片的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之中,不说他有非同一般的智慧,也是有着令皇上信任的忠诚。
其子张麟无心政务,作为驸马未牵扯到权势之争中。
这等不争的背景,让朱元璋启用了福清公主负责招揽掌握新奇技巧的人才。
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已有七人登台,其中两位抛出闻所未闻之言。
一男子说研究圆形算法,打破了南北朝祖冲之算出的数值。
此人来自泉州的商户之家,研习元朝数学家朱世杰的算数之法。如今,他算出了圆周率的十五位小数。
一女子说龙骨密文。来自河南,因病买药,而发现了兽骨上有着见所未见的古代文字。
家中做着古董生意,令她幼时得以接触金石之学,从而推测甲骨之字当属殷商卜测所用。
来自一南一北的两人都是商户出身。
从没有想过出书立传,更不指望自己的研究能闻名天下。
此次听说朝廷举办年末特考,不报着光宗耀祖的期望,只是前来试一试给洪武帝献上拙作。万一自己的研究被认可呢?不谈赏金,至少获得一份难得的殊荣。
那位古董商女儿更是表示此行不易。
如今大明在外行走的女性不多。由衷感恩洪武帝开启特科,让她有动力将那些推测示于人前。也感念夫婿的支持,没有搞出令妻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促成了此次南下之行。
“大善。”
福清公主听完女子所言,率先给以鼓励。
赞扬她不仅颇有才学,更为她能积极响应洪武帝诏令的勇气可嘉。
如同朱高炽所料,有公主称美在前,现场无人跳出来指责女子不该抛头露面。
一旁候场区,报名参赛选手的男女比例九比一。那些女子也因公主的表态,眉宇间多了几分当众登台发言的底气。
此刻,朱有炖的关注点已经不在选手上。他仿佛吃了一斤黄连,整颗心都是苦兮兮的。
没了!不仅头等奖十两银子没了,二等奖与三等奖也长了小翅膀飞走了。
珠玉在前,瓦石难当。
民间多奇士!自己是没必要上去献丑了,以一两则道听途说的新技术,怎么可能比得过选手们关于圆周率与甲骨文的原创新发现。
朱有炖只能认了,这银子活该别人挣。
朱高炽却是心情不错。
虽然没了一笔进项,但他看到了大明百姓对探索未知的精神并未死去。
民间藏龙卧虎,而非暮气沉沉。朝廷若能主动开启一扇门,相关人才终会纷沓而至。
*
*
七月中旬,京城金陵。
朱元璋收到福清公主的来信,其中详述了杭州城的竞赛活动具体经过。
简而言之,为年底特考搞出的预热活动很成功,发现了不同领域的各方人才。
眼下正在全力加速编撰本轮入选的新奇技术故事,赶在七月底将试印本《新论·首刊》刊印出来。
信末,最后添一段调侃笑语。
大意说:初五在杭城也遇见高炽一行人围观比赛。一个月多未见,高炽侄儿精气神俱佳,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
可喜可贺!四哥期望高炽拥有强健体魄的心愿,从难以企及变为指日可待。
朱元璋大笑出声。
既为小胖子正逐渐摆脱“胖”的顽固体态,更为预热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看到其中有人提出了「甲骨文」的推论。
朱高炽可以不是一个大胖子,有望活得长一些,而不是继位后不足一年就去世。
大明有人提出发现龙骨上的甲骨文,而非咕咕所在时空要等到清朝末年才被人发现殷商旧字。
这种不同始于主动改变了政策。
由小及大,这种变化预示着大明的未来也能向好改变。此乃吉兆!
大笑之后,朱元璋准备往钦天监召见马蓬瀛,询问年底特考的数理卷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