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148)

作者:山海十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已有公职在身的吏, 假如想去咸阳招贤馆自荐为官,又担忧自荐不成反倒失了原本的差事,是能享受限时的停薪留职保底政策。

按照报名先后顺序,县令依次批给一至两个月的无薪假期,保留其职位允许其去咸阳自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县令因为私交颠倒准假次序,或故意扣着人不放,或倒扣俸禄,这类情况不可能被完全杜绝。

萧何人缘很好,没有这些方面的困扰。县令已经发话,若他想去咸阳搏一搏更好的前程就尽管开口,随时给批假。

叫他犹豫的是有走一趟的必要吗?

在咸阳没有过硬的人脉,就算能拐着几个弯联络上熟人的熟人,但也谋不来高位。

一问,单凭自己的才能可以在招贤馆脱颖而出吗?

二问,他想要谋求哪个方面的差事?

萧何精于秦律,识人善用,这些年的政务工作更让他熟知地方施政的各方面情况。

听闻朝廷欲制定新法,不再仅仅以法家治国,而融合百家之说。他认为自己能参与到拟定国家新策之中,但这个想法是否太过狂傲?

从地方主之吏到进入中央,真是通过招贤馆自荐就能做到的吗?

思前想后,认为白跑一趟的可能性更高。

即便在咸阳谋得一官半职,地位不够高的话,日子还不如在沛县惬意。

他不年轻了,更不是孑然一身,自己去了咸阳,父母妻儿要怎么安置?

萧何在犹豫中收到了来自吕文的邀约,一起来吃酒。

赴约,见到吕公便知其有事相商,不是单纯地喝酒闲聊。

能有什么事?

萧何想起近期的小道消息,吕公在给次女吕雉选夫。

一个月前,吕家的乔迁庆祝宴会,沛县官吏几乎都来了。

来吃宴席按照规矩多多少少要随礼。萧何依照贺礼的多寡安排座席,而刘邦写了随礼一万铜钱,实则一个子都没送。

很快,吕公知道了这件事,本是很生气有人赶来吕家捣乱。见到了刘邦本人之后,反而夸奖起其有一股狂豪气度在身,将人引到上座。

萧何在场目睹全过程,如今结合吕公选女婿的消息,可能想将吕雉嫁给刘邦。

吕公在一番寒暄后,终于进入正题,“萧主吏,是否听闻咸阳欲开设女学的消息?”

“有所耳闻。陛下求贤若渴,不限于男女老少。欲立女子官学,授农、医、数等学识。”

萧何没说女子从官学学成之后能做什么,因为朝廷方面没给具体说明。从进入官学到学有所成,最少也要一年半载,期间能拟定女官体系。

吕公苦笑:“不瞒萧主吏,老朽最近方知次女颇有好学之心,欲往咸阳官学。若您也有北上之意,假以时日必能平步青云,封侯拜相。届时,还请您的夫人照拂小女一二。”

事情起因说起来很简单。

吕家富甲一方。吕雉今年不满二十岁,而父亲选给她选的夫婿刘邦三十好几。

刘邦不是名门望族,又没有富得流油,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平时又行事狂放,与靠谱毫无关系。从年纪、性格到家世,两人相配的方面太少。

奈何,婚姻之事多是父母之命。

吕雉原本没有拒绝的正当借口,但咸阳筹立女子官学的消息让她找到延迟结婚的理由。与父亲立下赌约,若在两年内学有所成,在咸阳闯出一片天来,她就能自行选婿。

胡闹!

吕公本来不愿同意女儿去走一条前途不明的路,但被一番话说服了。

始皇帝筹建女子官学时,提及仙谕之说。

人们亲耳听闻仙迹现世,从仙山传来的声音是神女之声。天上既有神女为官,地下亦可有女子才学出众者建设大秦。

吕雉借以仙迹之说,也想去咸阳闯荡一番。

即便没在做学问或官途上有所成就,但也能在秦朝国都结识各方俊才。毕竟,这年头会送女儿去读书的大多家庭都是非富即贵,以此人脉让吕家更上一层楼。

吕公终是被说动了,而他想到了也有北上之意的萧何。

虽然认识萧何的时间不算长,但能看出此人很靠谱,处事老道,而且他的妻子亦是待人和善。

假如萧何去咸阳自荐后选择留下,那必是他获得了一份满意的差事,一家子必是要搬过去的。

吕公愿意给萧何家一笔钱,美名其曰庆祝乔迁的贺礼,还请萧家多照顾吕雉几分。

当下,吕公没有直言吕雉不满选婿之事,只道女儿想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今吕家在沛县安家,与萧何也就是有同乡之谊。去到咸阳后,不如互帮互助。

“吕公谬赞了。在下区区一届小吏,何谈王侯将相之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