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儿子没了,小妾一心想要上位,其他人的儿子倒是孝顺,但是,却是盯着临安候的家业来的。
一开始,高姨娘母子隐藏得好,但时日一久,总归是会暴露。
何况,在临安候的心里,眼下是失去的妻子更为重要,这不,脑子上来了,倒是看清了高姨娘母子俩的真面目。
听说,前几日闹了一场,高姨娘母子已经被赶出了临安侯府。
第863章 方书宜敲响了鸣冤鼓
高姨娘母子俩图谋诸多,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临安候呢?
现在是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妻子寒心离开,儿子不认,临安候……
是个悲剧,也是满京城的笑话。
赵沅青看到临安候这个下场,倒是觉得蛮解气的。
而在临安候的这个悲惨下场中,一月时间又转眼而过。
十月二十七日,方书宜进京。
方书宜出发时,就已经给赵沅青和庄离传了信,但是明面上,根本无人知晓方书宜要回来了。
除了方家和清河长郡主府还记挂着方书宜去了敦煌,已经有四五个月之外,倒是没有多少人还关注着方书宜的事。
而就是这个时候,方书宜,回来了。
马车在城门口停了下来。
方书宜穿着一身素裙,下了马车。
她抬头看着城门,随后,伸手脱掉了外裙。
外头是一身素裙,里面则着孝服,方书宜这一动作,立刻引来了众人的注意,自然也就有人认出了方书宜的身份。
见方书宜一身孝服,而后,又见她取出了白布,绑在了脑袋上,将头上的发饰皆取下,换上了一朵白花。
马车上又下了一个丫鬟。
她手上捧着一个牌位,递给了方书宜。
众人自然要去瞧。
只见那牌位上写,冯家俭澜之位,未亡人方氏立。
这是……
众人一片哗然。
他们想起了几月前,冯俭澜失踪,方书宜千里寻夫,而现在看来,冯俭澜竟是没了。
可,若只是没了,方书宜何必等到了京城门口,再换孝服?
众人觉得其中有问题,自然更加好奇地瞧了过来。
不只是方书宜,在马车后,还跟着一辆牛车,牛车上原是一些草堆,可此刻,车夫将那些草堆全部都扔掉后,这牛车上真正载的,居然是一口棺材。
这难道是——冯俭澜的尸体?
方书宜做完这一切之后,就手捧灵位,朝着城门口走了过去。
不忙活的百姓,自然是立刻都跟了上去,想要瞧热闹,与此同时,也自然有人往各家去送信去了。
方书宜进了城之后,便就继续往前走。
很快,众人便发现,方书宜的目标,居然不是方家,也不是清河长郡主府。
方书宜到底要去哪里?
众人一时之间,都生出了好奇。
方书宜是一步一脚走过去的,手捧灵位,面无表情,身后则是跟着一辆马车,和一辆载着棺材的牛车。
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等走了一半路的时候,这队伍就变得旁观起来。
与此同时,清河长郡主也得了信,赶到了。
看到方书宜这模样,再看这一灵位,纵然先前已经有过猜测,此时真正白发人送黑发人,清河长郡主还是直接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方书宜却并未久留,她在继续往前去。
方家的人也到了。
“书宜,这到底是怎么了?你这是要去哪里?”
“书宜。”
“……”
方书宜已经仿若未闻,继续往前走。
方家人无奈,只能跟着一道走。
百姓们也在跟着走。
他们亲眼看着方书宜从城门口,一直一步一脚,走到了顺天府尹的门口。
方书宜走到了鸣冤鼓前。
她一手抱住灵位,一手则是拿过了一旁的棒槌,毫不犹豫地就朝着鸣冤鼓敲了下去。
“咚。”
“咚。”
“咚。”
“方家姑娘敲鸣冤鼓了,冯俭澜的死,有冤情!”
不知道是谁先起了这个头,这个消息,立刻以不及掩耳之势,快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第864章 看她脑袋里装的是不是水
“吾有冤,冯俭澜有冤,死不瞑目,庄家有冤,灭门惨案,滔天冤情。”
方书宜敲响鸣冤鼓,看向外头的百姓,高声道。
大伙这下懵了。
冯俭澜死了,有冤情,这并不难理解,可是,这庄家……又是怎么回事?
要说现在京城中姓庄的,可就只有庄离了,但是这和方书宜口中的庄家,肯定不是一回事。
在百姓们疑惑得这会,顺天府尹也得到了消息,亲自来了衙门口迎人。
方书宜可是礼部尚书之女,冯俭澜又是清河长郡主的嫡子,事情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