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殿下成功之后/谢殿下不杀之恩(249)

作者:双瞳烟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早晚均为稀粥,只有午膳一顿米饭也就罢了,可饭食中的米粒先时好歹还是去了壳的,尚能浅尝,如今却变成了杂壳斑驳、不知道次了多少等的麦饭,一口咽下犹如砂石磨砺,使她险些没吐出来。

素食也是一样,原先虽然都是水煮,但至少火候掌握得不错,入口生脆,且有盐津之味,现在的菜叶不知道在滚水里煮了多少遍,都烂熟烂透了,与其说是味同嚼蜡,不如说是清汤寡水。

唯有一点不变的,是这些饭食没有馊臭的异味,约莫是挑着新鲜的食材,用着最次等的法子做出来的,不至于她在吃了之后得病,但也只有这点而已。

第一次被送呈这样的饭菜时,阮问颖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才勉强用完大半。

第二次时她压根就不想吃了,只看一眼都觉得反胃,摆着没动,直到侍女将其原样收走,她饿了一个晚上,才在翌日早上认命地喝下她从未听闻,也从未想过会遇上的清水稀粥。

由此,她终于意识到她的母亲原来一直在对她手下留情,要是对方在一开始就用这样的手段来整治她,恐怕她根本熬不过五日。

她也终于从之前的恍惚中醒过神来,意识到不管这世间的一切是不是虚幻的,至少现在这一刻,她经历的都是真实的。

命之所存与否、道之所存与否,她不知道。

但是饭菜好不好吃、难不难以下咽,她还是清楚的。

她只要不想继续过这种日子,就得打起精神,把当前的事情解决。

想明白了这一点,阮问颖就把这些时日翻阅的经典全都抛诸脑后,重新开始规划她的退亲之计。

说是重新,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到目前为止,事情的发展都在她的预料之中,除了不小心走了一两步歪路之外,大体方向还是对的。

安平长公主不可能永远关着她,一定会在意识到她不肯服软之后出现,询问她到底是为什么想要退亲、想要入道出家。

到那时,她就会把准备好的另外一重因由抛出来,以作佐证。

要不然好端端的,她忽然说自己想要出家,任是谁也不会相信。

这个因由就是——她喜欢上了别人,不想要嫁给杨世醒了。

而这个别人,正是先宝定侯之后、前都转运使之子。

这是阮问颖反复思量了多遍之后选定的最佳人选。

——即使她并不知道这位张家公子的名字叫什么。

但是没关系,这不影响大局。

张家现在被抄了家,嫡支无一幸免,那位张公子不是被发配充军就是被流放千里,早早离了长安,无法和她对质,她也不用担心长辈在一番挣扎后决定以她为重,成全他们两个。

其实她本来不想选这位张公子的,从安平长公主对贞妃深恶痛绝的态度来看,一旦得知她想要退亲的原因是喜欢上了张家人,她的母亲定然会怒火攻心,而她不想惹自己母亲生气。

但是没有办法,陛下已经动了提亲的心思,虽然被安平长公主挡了回去,可她的母亲并不是和她一样因为想要退亲才推拒的,只是不喜欢杨世醒对这门亲事的态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点头答应了。

到时,莫说陛下亲自上门提亲,就是只颁下一张定好婚期的圣旨,她都不能如何。

所以阮问颖的时间很紧,来不及去搜寻更加合适的人选,只能在已知的范围内筛查,最终选定了这位张家公子。

第118章 为了和我退亲而咬牙清修一月

说实话, 这位张公子除了姓张、是贞妃的娘家人之外,其余的情况于阮问颖而言再合适不过。

首先,张家在家世上曾经不错,他二人有充分的理由和机会相识、相知并相许。

其次, 张家是在年前出的事, 而那一段时间她正好生了两场大病,可以让她完美贴合地解释为第一场病是因为不想嫁给杨世醒, 第二场病是因为听说了张家出事的消息。

最后, 张家是被杨世醒下令查封的, 虽然个中究竟是何她不知晓,但不妨碍别人以为他是得知了她和张家公子的事才这么做。

当然, 最后一点她不会主动说出口, 也不会给予暗示。因为旁人这么想是一回事,她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此等朝廷大事她不能随意胡言, 给杨世醒、不,给阮家人带来麻烦。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 这位素昧平生的张家公子, 简直是她退亲的最佳人选。

要不是时间太紧,她还想去几趟虚静观,同观里清修的贤妃与合灵公主待上几日。

说来也是唏嘘,贤妃是在皇后的举荐下入宫的,为陛下生育了四皇子与合灵公主,颇得荣宠。

只可惜四皇子早夭, 合灵公主又所嫁非人, 驸马犯下不赦之罪, 被判问斩, 合灵公主在心灰意冷之下自请出家为国祈福,贤妃也跟着女儿一块去了道观,清修至今。

上一篇:相思无别离下一篇:风月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