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谣+番外(97)

晚宴热闹喜庆,却空出了一个座位,辰贵妃的。

眼看着这几日就要生产,李律没有让辰贵妃再移步去羲和殿,他在望舒宫陪着辰贵妃用了午膳,直到晚宴开始前才离开。

太医院也不敢放松,时刻关注着望舒宫的动向,江夫人与产婆半个月前就到了望舒宫,小心地服侍着。

辰贵妃正倚靠在软榻上,君瑶跪坐在身边,帮她揉捏着发酸的腿脚。殿内暖炉发出炭火燃烧的噼啪声,边角的窗户开了一个小的缝隙,为了让室内空气可以流通。

江夫人拿过锦被搭在了辰贵妃身上,锦被上是江夫人一针一线绣制出来的精修纹饰。她笑着抱住了江夫人的胳膊,像个小女孩一样撒起了娇。

“都要当母妃了,还这般的爱撒娇。”江夫人温柔地顺着辰贵妃的长发。

“那我也是母亲的女儿。”辰贵妃摸着肚子,全然都是将要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期待。

“当年围在我身边的小姑娘,都长这么大了。”江夫人把辰贵妃搂在怀里,“我的乖女儿一定会平安诞下孩子。”

“一定会的。”辰贵妃扭头看着窗外,夜色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也应景了节日的喜庆。

正月初一亥时,李律把手中的书合上放到矮茶几上,望了一眼窗外的点点星光,他站起身把披在身上的外衣搭在一旁的椅背上,准备就寝。

刚躺到床榻上,门外传来了侍女的禀报声,“陛下,望舒宫侍女来禀报,辰贵妃娘娘怕是要生产了,太医院太医已经赶过去了。”

“知道了。”李律坐起身掀开幔帐,抓起椅背上的外衣套在了身上,侍女们赶忙进来,服侍他穿好长袍,又披上了大氅。

推开内殿大门,看了眼望跪在门外的望舒宫侍女,李律没做停留,直接走到殿外,迈上了提前备好的软轿。寒风吹过,他此刻无比清醒,皇后生产时的一幕幕又涌了上来,他右手握成拳,眉头紧锁。

望舒宫里,竹妃已经守在里面,在心中一遍遍地默念着,祈求辰贵妃和孩子平安。皇后还在调养身子,不便前往,便派了婵月过来照应一二。

婵月一个姑娘家,生产之事帮不上忙,便陪在竹妃身边。她拿了件外衣,披在了竹妃身上,在看到李律进来后,两人赶忙福身行礼。

守在产房外的张太医上前禀报,“陛下,辰贵妃娘娘情况稳定,胎位正,若是顺利的话,很快就会生产了。”

李律点了下头,稍微放松了些紧张的情绪,他退到了正殿,坐到了辰贵妃常坐的座椅上。

手指从桌子上的一个摆件上拂过,是用白玉雕刻出的蝴蝶,正在翩翩起舞,可见雕刻手艺精湛。这是当初李律送给辰贵妃的礼物,这么多年过去,依旧被当作至宝,摆放在正殿最显眼的位置。

白玉冰凉的触感传递到手指上,李律微微皱了一下眉,正殿服侍的侍女赶忙将暖炉挪近了些,又端上了一杯茶水。

双手握在茶杯上,李律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但从他眼中透露的温柔,似是在回忆着他们曾经的过往。

虽说太医口中的辰贵妃一切均安,可时不时传来地带着哭腔的叫喊声,让人听着揪心。

产房里产婆愣是急出了一头的汉汗,辰贵妃是胎位正,但头胎终归是不好生,得慢慢来。可陛下就坐在正殿,江夫人还在身旁,她们说不怕是假的。

这一折腾就是两个时辰,李律手边的茶水都放凉了,他方才问过了产婆,无非是时候还未到。听着辰贵妃撕心裂肺般的喊声,他再也坐不住了,在正殿里来回踱步。

“娘娘用力啊!”产婆一遍遍重复着口中的话,眼见着孩子就要出来了,这时可千万不能泄劲。本以为得折腾到后半夜,但是过程比想象中的顺利。

半炷香的时辰不到,产房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李律闻声快步走了过去。一位产婆打开门走了出来,跪下行礼,“恭喜陛下,是一位皇子。”

“赏,全部重赏。”李律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眉眼间是藏不住的喜悦神情。

竹妃也长舒了口气,松开了紧张时,一直抓着的蝉月的手。

“时辰不早了,让侍从先送你会青玉宫吧。”李律抬起手捋顺了竹妃慌忙中有些凌乱的发丝,“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竹妃却摇了摇头,“都是嫔妾心甘情愿去做的,何来的辛苦,公主皇子都得天地庇佑,嫔妾也能跟着沾些福气。”

“你该好好调养身子了,听太医说你体质偏寒,冬日里最忌受凉。”李律给竹妃围上了披风,“朕过两日去青玉宫看你,你是朕的竹妃,本就是有福之人。”

--------------------

上一篇:易主下一篇:贤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