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已至此,所来目的皆已达到,李闵又客气了一番,便带着江云舒退出了光华殿。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律脸上的笑意消失,还带上了几分寒意。他又何尝不知李闵今日前来的目的,无非怕他怪罪来露个面,顺便去见太后才是关键。用夫人的身子当作借口,既不能问责,还要派太医去诊治,以示龙恩浩荡。
李律先行把话都提及了,也是想早些让两人离开,本就不是一个心思,不必多言。
在太后宫中用了午膳,李闵与江云舒回了府上,至于个中细节,李律并未安插手下人进去,只是江云舒出来时眼睛红肿,一早就传到了李律耳中。
郑太医是未时提着药箱去的成赫王府,他诊治后开了几份药方子,江云舒在府上悉心调养即可。小产时落下了病根,才会如此受不得寒凉,调理上自然需多些时日。
同府上侍女嘱咐了许多,郑太医从成赫王府离开,所需药材待他回去后调配好,再送来。
惠王府就在附近,郑太医便想着前去给惠王问诊,看药膳方子上是否需要调整。不巧的是,王府管家说惠王正在休息,不方便见客。
本就是自己贸然前往,惠王不见也是情理之中,郑太医未曾放在心上,只是回到太医院时随口同周太医提及。
进了六月,天气越发炎热,眼看着端午节也快到了。与厉国大战不久,不宜庆贺,李律便命御膳房准备好膳食,送去了各个王府。
李念因护送成赫亲王有功,暂且恢复了官职,但在权力上削减了许多,对外便是如此。
今日不必进宫参加朝会,李念一觉睡到辰时,他打了个哈欠,唤来侍女更衣洗漱。
殿门外管家前来禀报,从宫中送来的膳食到了,李念刚睡醒有些发蒙,经管家提及才想起昨日陛下说的膳食之事,他眨了几下眼睛,快步去了正殿。
几个侍女正端着食盒走进正殿,她们所穿的服饰与府上不同,是宫中的侍女。
摇着手中折扇,李念同侍女们打了招呼,又同以往那般闲聊了几句。他惯会哄人,几句话便哄的侍女们笑得羞涩。
将人送走后,李念看了一眼食盒,目光微转,“备车。”
马车在崇王府门前停下,李念拿起折扇迈步进了府上,见李钰恰巧在院内,笑得一副纯良无害的模样,“佳节之日,在府中未免清静了些,便过来与八弟相伴,良辰美景岂不美哉。”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侍从,手中提的正是宫中送来的食盒。
“五哥最是喜欢热闹,定是会过来。”命侍女接过食盒,李钰眉眼间染了笑意。
正说着,瑾王府马车到了,李忻快步下了马车,小跑着进了府内,“八哥...哥。”见到站在李钰身旁的李念,他硬生生把后面的话憋了回去,先一步伸出的手臂,尴尬地停留在半空中。
“桃叶是在内殿吧,许久没来,我可是很想她了。”抬眼看向李忻,李念用折扇挡住了勾起的唇角,全然未有打扰两人谈情说爱的愧疚。
见李念进了内殿,李忻才轻哼一声,别扭地转过头。难得八哥不用上朝会,可以一起用午膳,一肚子情话还没说出口呢,全部憋在了心中。
笑着拉住李忻的手,李钰哄了几句,便牵着人去了正殿。他们的关系虽未明说,府上下人也大概猜出了一二,宫中选出的下人自是嘴严得很,也就无需再遮遮掩掩。
崇王府内如此,其他王府内也大致相同,唯有燕王带王妃进了宫中,一同前往的还有五公主李长靖。
李澄早已满周岁,正是咿咿呀呀学话的时候,敬太妃听嬷嬷禀报孙儿近况,更是想念得很。趁着端午佳节,李筠与郭沁带李澄入宫去见敬太妃。
不同于在府中过节,这既然进了宫,总归是要去见陛下,哪怕说几句违心的客套话。
踏进宫门,消息自会传到光华殿,李筠作为亲王,规矩自然是懂的。马车刚一停下,他便独自先行去了光华殿,听下人禀报,李律并未在皇后宫中。
光华殿内侍女见李筠到来,颇为惊讶,赶忙去内殿禀报。又去喊了执徵过来,这燕王与陛下素来不对付,若是闹得不愉快,也好让执徵稳住场面。
侍女不禁叹了口气,舒大人要是还在,定会笑脸盈盈地劝住陛下。想到此,更是不住地摇了摇头,舒大人离开,竟然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退去了殿内侍女,李筠从衣襟中取出一封书信,前几日郭谦的商队从储国返回,带回来许多储国的新奇之物。信封便是夹在物品之中,由郭谦亲自送来的。
信封封口严密,未有打开过的痕迹,信封上用毛笔写下‘吴鸿’二字。吴鸿随郭谦的商队出行了多次,已然混成了商队的‘老人’,不会令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