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谣+番外(218)

又有几人中剑倒下,刺客看似被包围,却不落下风。沐国士兵倒在杨一身旁,血渍滴落在布满灰尘的马靴上。

周遭情形仿佛成了背景板,凡是靠近杨一者,皆被刺客解决,硬生生杀出了一条道路。

杨一双眼注视着唐钦,接住刺客扔来的长剑,飞身一跃,手腕翻转剑柄向外,打退了与刺客纠缠的沐国士兵。一抬眼,便见郑宇逼近,挥剑刺了过来。

一个侧身,杨一用手中长剑抵挡,借此使力,逼迫郑宇往后退了一步。他则是一个转身,转换了面向,咬着牙低声说道,“躲开,别挡路。”

双手抓住剑柄,郑宇双腿弯曲重心下移,以此借力稳住局势。他并未回应杨一的话,而是轻蔑地笑了一声,手腕用力,夺回了主动权。

注视此处的刺客,拿着暗器的手腕一再变化,眼看着杨一逐渐背对自己,失了下手的机会。犹豫之际已被沐国士兵包围,只得放弃。

郑宇挥开了杨一的长剑,迈步向前,又重新挡在杨一身前,冷兵器不断发出撞击的声响,他步步紧逼,每一次出击却全都被杨一化解。对方摆出防守之势,任由如何攻击,始终找不到破绽之处。

脸上的杀气不再,杨一仿佛猜得到郑宇进攻的路数,总能精准地先一步出手,轻松应对。比起不远处主持大局的唐钦,眼前之人已然成了他的猎物。

沐国士兵一队队攻上,刺客分散而战,与杨一拉开距离。有了趁手的兵器,更是游刃有余,甚至连呼吸都不曾慌乱。

唐钦显然预估到了此时情形,几乎一大半兵力都守备于此,人数上的优势,也足以拖住刺客,无暇顾及分散开的杨一。另一队士兵协助郑宇,将杨一围住。

长剑带着风从耳边划过,杨一脸上看不出表情,为躲避过来支援的沐国士兵,一连向后退了几步。被躲闪不及的长剑划破手臂,鲜血染在绛色衣衫上。

一名刺客也因躲闪不及,被多把长剑刺中,长剑抽出,便随之摔在了地上,腰间暗器滑出,散落了一地。

郑宇与士兵的双重夹击之下,杨一不再游刃有余,一味防守逐渐劣势。

阻挡住郑宇不断刺来的长剑,他手摸向腰间的暗器,对着最近的敌人挥去。暗器插入沐国士兵手臂,随着一声大叫,手中武器掉落在地。杨一顺势抬手一击,士兵哀嚎着倒在了地上,受伤的手臂上渗出红色的鲜血。

几个士兵见势挥剑向前,逼退了杨一,趁乱将受伤者拖走。

围墙上的鲜血越发的浓烈,泛着让人作呕的味道,里外遍布冲锋在前的士兵,逝去的生命,不断堆积在一起。

分散各处的几个飞爪又攀上了围墙,让在云梯上防守的沐国士兵措手不及,慌忙中报出点位。陈校尉后仰,躲开了滑向脖颈的暗器,身旁侍卫向前,挥剑解决掉了企图爬上来的厉国士兵。

“再架云梯,赶紧顶上!不可有空缺。”陈校尉大声呼喊道,铠甲上溅了鲜血。

城楼上四周燃起了火把,几名士兵手持弓箭,对准了围墙下的厉国军队,阻止其向上支援。箭头选用了特殊材料所致,坚韧无比,又打磨得异常锋利,足以穿透厚实的铠甲。

此处易防守,也因火把所致,暴露了沐国士兵的位置,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暗箭闪过,便有士兵中箭翻下城楼,而后再由人补上,以此往复,从未有人退缩。

厉国将领施云面色阴沉,呈如此僵持的局面,必定是沐国早有部署,若是如此,便是有了叛徒。至于为何人,并不是此时该考虑之事,待回去禀报陛下,再做定夺。

他负责在外进攻,围墙内的情势,并不知晓。杨一将军武功高强,又有刺客保护,理应顺利才是,可此时毫无动静,实属反常。

久经沙场,皆是以命相搏,如此置身事外,施云心里没了底。两军相战,靠的便是应变与谋略,局势瞬息万变,不可大意。

对着身后侍卫一抬手,施云开口道,“放火,让后续部队前来支援。”

侍卫得令,拿起火把点燃了放在远处的弹药,燃起的火光比先前都要明亮几分。

不远处山脚,得了指令,蛰伏在暗处的军队向沐国围墙处移动。他们身着的铠甲样式上有与厉国士兵不同,手持旗帜随风飘扬,上方印制的图案,意为渝国。

自从两国联姻,时常互派使节,其中便夹杂了传递而来的情报。

厉国旻帝本就年轻气盛,对临近的沐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此事被靖岚公主所牵制,他是独子,又与母妃感情极深,自是知晓母妃心中担忧,才不得已暂且搁置心中谋划。

在太后多次提议下,旻帝权衡利弊,同意了与沐国和亲,算是重修旧好,维持两国友谊。寄了书信派了使节,却被李律回绝,他定是忍不下怒气。

上一篇:易主下一篇:贤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