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谣+番外(200)

江太傅到了羲和殿时,李律已在正殿等候,执徵将殿门外守候的侍卫侍女差去了他处,一人在外守护。

“太傅不必多礼,坐下回话。”李律直接抬手免了江太傅的礼数,又吩咐李钰将风景画书籍悉数递了过去,“召太傅过来,是有十分重要之事。”

将来龙去脉详尽说明后,李律看向江太傅,“沐国与厉国的恩怨,现在说来不过寥寥数语,其中具体缘由经过,还是要问太傅才是。”

“两国间确实向来不和,也屡有冲突,矛盾爆发是先帝在位期间。”江太傅目光注视着两位皇子,“主因便是权力与欲望。”

“位置相近实力相当,若是能吞并掉其中一国,另一国将得到的不仅是国土国力上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其他小国的威慑作用。唯我独大,与他国间关系便不会再为朋友,进奉资源以求庇护,是顺理成章之事。”

“厉国宣帝野心勃勃,吞并了邻国元国后,把目标放在了沐国。丞帝从个中细节处发现了端倪,提早做了部署,宣帝的第一仗并未占到太多便宜。”

“两国间交战持续了一年,谁都未有实质性的获益,再继续下去,怕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为了长治久安,两国决意停战,以免给他国可乘之机。互派使节一致商议的结果,便是通过和亲的方式。”

“宣帝年逾半百,太子势力庞大,皇权更迭是早晚之事。丞帝便将靖岚公主送去和亲,做了太子妃。说起靖岚公主,气度胸怀,若是为男儿身,也定不会输于这些帝王将相。”

江太傅端起茶杯喝了几口,继续说道,“果然如丞帝所料,两年后太子继位,靖岚公主做了皇后,又诞下一位皇子。太子才华横溢,与靖岚公主一见倾心,也是一对璧人。”

“太子继位明帝,也确是一位明君,厉国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也与沐国友善,是两个关系最为和睦的一个阶段。”

李律闻言应了一声,“朕继位时,明帝还派了使节前来祝贺,这礼数确是周到。”

“明帝在位时间不过短短十几年,便离世,由旻帝继位。靖岚公主当了太后,可这两国间关系却日渐紧张。旻帝性子像极了宣帝,又年轻气盛,战争是迟早之事。”手中拿着李钰破解的谜底,江太傅眉头紧锁。

“先前靖岚公主决意和亲,应是看出了旻帝的意图,想以这种方式对旻帝加以约束。”李律手指摩挲茶杯杯壁,“是朕一意孤行,毁了靖岚公主的谋划。”

“靖岚公主出此下策,也是制约不住旻帝的,那旻帝又何曾会在意庶出皇妹的安危。”江太傅注视着李律,“无论和亲与否,这场战争都是无法避免的。”

给了李钰安抚的目光后,李律从容不迫道,“迎战便是,若是惧怕战争,朕便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瀛渝两国本就小动作不断,厉国又将公主和亲去了渝国,若是三国联手,陛下不得不防。”将风景图夹于书籍之中,江太傅打开手边桌上的香炉,把谜底点燃,焚于草木香料中。

“朕已从陈硕军中抽调了一队兵力,去往边境,与唐钦会合。驻守各处的军队皆是备战状态,可随时前往支援。”李律走上前扶起江太傅,“朝中之事,还望太傅多费心才是。”

“臣必定尽心竭力。”江太傅行礼后,见时辰不短,又商谈了几句,便和李钰一起离开了羲和殿,回了各自府上。

夜幕低垂,周府之中,许盈倚靠在床榻上,屋内烛火通明。

凌晚阁离周佐元所住正房较远,中间又隔了水池假山,虽说风景不错,可每到夜晚漆黑无比。这里本就是夏日赏景才会来的,周夫人特意派人修葺一新,塞了些物品进去便做了许盈的闺房。

假山周围本是有灯笼的,也被周夫人命人撤了去,不许任何人随意靠近。府中几位妾室倒是长舒口气,周夫人的注意力都在许盈身上,她们也可过得舒心些。

两个贴身侍女初夏与元霜在门外守候,凌晚阁只安排了一名随从,天黑之时便会离开,以周夫人的话说便是,‘许盈年纪轻轻,万一出了有辱府门之事,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凌晚阁悬挂的一圈灯笼,还是许盈在周佐元怀中撒娇说怕黑得来的,入府不到半个月时间,许盈已拿捏住周佐元的脾气秉性。

床榻正对着窗子,许盈透过窗子往外看,见正房此时还灯火通明,有随从提着灯笼来回走动,可见周佐元还未回到府上。周佐元连续几日早出晚归,似乎在谋划一件大事。

站起身坐到铜镜前,取下了头上昂贵的发饰,又唤初夏打了盆温水,用手帕擦拭掉了脸上的胭脂水粉,铜镜中映出秀气的脸庞。

上一篇:易主下一篇:贤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