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谣+番外(195)

此番说辞更是惹人怜爱,周佐元轻言安抚怀中人。床榻帐子散开,凌晚阁内灯火通明,正房内周夫人冷哼一声,拿起桌上的剪刀,剪掉了花盆中盛开娇艳的花朵。

四月初,李律下了朝会走出玉栾殿,踩在青石阶上,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着远方。跟随在身后的执徵见状上前,“陛下,有何吩咐?”

“这宫外的景象还如三年前那般吗?”李律收回目光,缓步向前走着。

“百姓生活富足,祥和喜乐。”执徵跟随在李律身旁,“陛下是想出宫去看看吗?”

“淳王闭门思过也有十几日了,念及骨肉亲情,朕去王府看望一下。你去拦下崇王,和朕一同前去,免得淳王再以下犯上,生出诸多事端。”说完李律走去光华殿方向,“朕去换一身便装,不必备马车了,朕坐崇王的马车即可。”

换了身水色长袍,李律迈步上了等候多时的崇王府马车,以免太过显眼,他只带了执徵一人。从马车窗子往外看,也不知究竟要看些什么。

马车出了城门,直接驶去王府所在的区域,路过景王府时,李律有片刻的失神。细细想来,在景王府的四年竟是最舒心的一段时光,远离了惧怕的丞帝和噩梦般的皇宫,与活泼的景王妃彻夜长谈,时常能听到府中四个姑娘开心的笑声。

坐在身旁的李钰显得有些沉默,他能感受到李律周身的孤寂,更懂李律无需言语上的安慰。在他的印象中,身旁之人似乎永远都是倔强坚韧的,不肯妥协。

马车在淳王府门前缓缓停下,才打破了空气中的沉闷。李钰先下了马车,命门口的侍卫进去通报,待府门打开后,执徵才掀开帘子,护着李律下了马车。

不必去朝会,李念便起得晚了些,方才用过早膳,身上穿的还是寝衣。这得了侍卫通报,匆忙换上长袍,小跑去了前院。

这气还没喘匀,就看到迈步进了淳王府的李律,李念赶忙半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见李念如此狼狈,内殿情况便可知晓个大概,李律被气笑了般轻笑出声,“朕想着淳王闭门思过数日,总该来看看反省的如何,谁曾想淳王倒是舒服自在得很。”

院内众多下人也跟着跪到了地上,噤若寒蝉,管家跪在李念身前开口道,“淳王在府中日日读书,不曾有过懈怠,昨晚子时内殿还亮着烛火,今日一大早便又起身。淳王脸色困倦,无非是太过辛劳所致。”

“既然如此,朕便要看看你书读的如何。”李律说完进了正殿,留执徵在外面守卫。

李念站起身和李钰一同进了正殿,待侍女上茶后,屏退了殿内下人,关上殿门,“陛下来的如此突然,定是有要紧之事。”

“你们看一下这个。”李律从衣襟中拿出一封信件,放到桌上推到了李念面前,“这是厉国太后寄来的书信,婧岚公主自从远嫁厉国和亲,每半年会寄回一封书信,二十多年无一例外。”

拿过信封小心地将信纸取出,李念仔仔细细地看过之后,“信中内容并无异常,无非是对沐国的思念,先前与婧岚公主亲近之人大多都不在了,远在他国难免多了几分寂寥。”

李钰的目光被一张沐国风景图吸引,婧岚公主在书画上天赋极高,曾跟随名师学习。这张风景图中大到山川河流,小到每一个人物,都极其生动形象,他好奇地将风景图放到眼前。

恰巧李念抬起胳膊,风景图随着扬起的衣袖摆动,形成了一个角度,李钰目露惊讶,抬起头看向李律,“秘密就在这张风景图之中吧?”

“没错。”李律赞许地点了点头,“朕最开始并未发现异常之处,便命执徵去调取了先前留存的婧岚公主所有书信,唯有这次夹杂了风景图,便多加留意起来。”

手指在墨迹上摩擦了几下,李念捻着沾上的粉末,“这书信到沐国少说也要数日,按理说墨迹早该干透,还可捻下,那便是墨汁中掺杂了其他物质。”

将风景图平铺在桌面上,李念用手帕在画中凹凸不平的地方擦拭,稍用几分力,便可看出擦掉粉末的地方明显浅淡了不少。擦拭一遍之后,显现出来许多类似于符号标记的图形。

“应是靖岚公主想传递某些信息,又怕被他人发现,所以才用此方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李律看向两人,“朕未曾与靖岚公主见过面,实在无法破解其中含义。”

“臣只是印象之中,似乎被靖岚公主抱过,那时也不过两三岁,连样貌都未曾记住。”李念用手帕擦掉了手指上的细微粉末,又皱眉将沾有粉末的手帕扔到了地上。

“臣出生时,靖岚公主已去厉国和亲。”李钰拿出手帕递给李念,“靖岚公主先前在沐国最亲密之人是谁?”

上一篇:易主下一篇:贤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